陛下臣以為,既然京里一時間不能提高蒸汽機的產量,不如將技藝交給地方,讓他們自己組織工匠制造。”
文華殿內,溫體仁將莊祖誨的奏本遞給朱由檢后,拱手勸諫道。
朱由檢并未立即表態,而是低頭翻看起手里的奏本。
待將莊祖誨的奏本看完后,朱由檢轉頭對宋應星問道:“宋卿,工部和科學院怎么看?”
宋應星有些為難,按照他和王徵之前的商議,是想要將各地的高級工匠招募到京城,擴大蒸汽機工坊和拖拉機工坊的,沒想到,莊祖誨竟是打起了自產這個主意。
”陛下,蒸汽機的原理雖然很是簡單,但結構很是復雜,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一個不慎就是機毀人亡,且用來鑄造蒸汽機的鋼材要求也很高,臣以為,地方上恐怕很難制造出堪用的蒸汽機,就更不要說結構更加復雜的拖拉機了。”
從心底里,宋應星是不想將蒸汽機和拖拉機技藝下放的。
待其說完自己的意見后,朱由檢還未說話,溫體仁就再次開口了:“宋部堂,西山那邊的工坊既然產量上不去,為何還要死守著技藝不放呢?”
“據本輔所知,蒸汽機不只是可以用來驅動機車和拖拉機、艦船,一些小型的蒸汽機還可以從河里汲水,一個縣不用太多,只要能夠有個百十臺,就可以極大的緩解旱情,工部和科學院也是朝廷的衙門,這個時候該共體時艱才是。”
宋應星聞,皺眉道:“首輔此話何意?宋某可是從未有掃蔽自珍的想法,而是蒸汽機的制造確實很是復雜。”
“就是科學院,那也是在陛下的指點下,用了數年的功夫,才堪堪造出合用的機器來,其中所需要的許多部件,像是軸承、活塞之類,地方上壓根就沒有生產的能力,”
聽他這么說,溫體仁也皺起了眉頭。
一旁的孫承宗這個時候忽然開口道:“宋部堂,大光明殿那邊是否可以將相關的技藝,也交給各地布政使司?”
施鳯來也開口勸道:“宋部堂,就像首輔剛才所說,我大明現在哪哪都干旱缺水,尤其是北方,單憑百姓們肩挑手扛,又能灌溉多少的田地?”
“如果能夠可以用蒸汽機從江河湖泊里汲水的話,不僅可以減輕農戶的負擔,還可以盡量保證糧食的產量嘛。”
宋應星輕輕搖頭道:“施閣老可知一臺蒸汽機需要多少部件?”
不等施鳯來答話,宋應星就自問自答道:“六百多個,一臺最簡陋的蒸汽機,光是各色零部件就高達六百多個。”
“這六百多個零部件,其中有絕大部分是其他地方生產不出來的,只能在京城各家工坊少量生產。”
“宋某也是朝廷命官,是當朝工部尚書,如果有辦法提高蒸汽機產量,難道會無動于衷嗎?”
“那得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實現大規模量產?”
朱由檢插話問了一句。
“回陛下,科學院正在抓緊時間設立各種相關的工坊,打算將各種零部件交給相應的工坊單獨生產,如果速度夠快的話,再有個三五年,蒸汽機就可以大批量的生產了。”
“當然,如果能夠將各地技藝高深的工匠,全都招募到京城的話,或許這個時間還會再提前一些。”
“三五年?是不是有些太久了?”
溫體仁還是有些不死心。
朱由檢手指在桌案上輕輕敲擊半晌,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這才開口對宋應星道:“宋卿,與其將大量工匠都聚集在京城,不如在南直隸再開設一家蒸汽機工坊,京城設立相關零部件工坊的同時,南直隸也同步建立相應的工坊。”
“至于相關的技藝,可以從京城抽調部分人手過去,指點當地工匠,朕看薄玨就可以,就讓他帶些人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