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能夠煉制出堪用的鋼材嗎?就算是可以煉制出堪用的鋼材,那工匠呢?”
莊祖誨顯然也早有準備,聞忙是回道:“首輔,浙江本地就有煉鋼工坊,也有煉焦工坊,都是近兩年新建的,只要朝廷可以提供工藝,下官可以保證,定然可以煉制出堪用的鋼材。”
“至于說工匠,首輔應當知道,浙江各府縣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匠人。”
溫體仁聞,微微頷首道:“好,你回去后就上一道奏本,老夫會盡力周旋的。”
“但該給科學院和相關人員的分潤……”
“下官知曉,就和當初的煉鋼工坊一樣,每年需要給科學院和直接研究人員一筆錢財。”
“那就沒問題了。”
“下官代浙江百姓多謝首輔。”
“浙江也是老夫的家鄉(xiāng),等將來老夫致仕,還是要回去的。”
兩人說話的功夫,府上的管家進來稟報道:“老爺,酒宴已經(jīng)準備好了。”
“好。”
“汝格,隨老夫去用膳吧。”
和溫體仁府上的客氣不一樣,畢自嚴的府上氣氛就更加的融洽了。
畢自嚴、畢自肅兩兄弟,在用過晚飯后,就來到了書房。
聽自己兄弟想要從銀行借貸一筆銀子,畢自嚴幾乎是沒有任何遲疑的就點頭應道:“可以,用遼東的賦稅做抵押,明日就去銀行辦理相關文書。”
“對了,官印帶在身上了嗎?”
“帶了,帶了。”
畢自肅連忙應道。
借貸的事說完后,畢自嚴又對畢自肅問道:“范九,遼東那邊現(xiàn)在除了種植稻米、小麥,還種植其他的作物嗎?”
畢自肅端起側幾上的茶盞,語氣輕松道:“無非就是一些番米、番薯和洋芋。”
“相比稻米和小麥,這三樣作物的產(chǎn)量更高一些,且還更加適合儲存,番米的秸稈在冬日還可以用了取暖。”
“遼東的百姓們,一般都是什么都種一些,畢竟每家每戶的土地數(shù)量頗多。”
畢自嚴笑道:“為兄給你指一條路。”
“你可以在遼東試試種植甜菜。”
“甜菜?”
畢自肅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下意識的嘀咕了一句。
畢自嚴面色一肅道:“不錯,是遠洋艦隊從海外帶回來的,已經(jīng)在京城試種了一季,產(chǎn)量還不錯。”
“據(jù)內(nèi)廷的人說,這甜菜可以用來榨糖,產(chǎn)糖量就算是比起南方的甘蔗來,也是不遑多讓。”
“咳咳咳……”
聽到自己大兄的話,畢自肅一激動,被嘴里的茶水嗆得劇烈咳嗽起來。
“大兄,此事當真?”
“為兄犯得上騙你?”
“戶部今歲已打算大面積種植,增加官田的產(chǎn)出。”
“你遼東可以上書朝廷,請求試種,如果能夠成功的話,遼東也可以開設一些榨糖工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