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倭寇轉道南下,他也沒有繼續前往南京,而是緊隨其后,馬不停蹄的追了上去。
在追擊的路途中,俞咨皋一連下了數道軍令,命令太湖周邊諸府縣嚴加防備。
他倒是不指望這些府縣可以攔住倭寇,只要你們不要被倭寇攻破城池就好。
再說梅春這邊,在得到韓贊周的允準后,孝陵衛前軍千戶所,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集結。
將孝陵衛的防務交給指揮同知蕭運,梅春帶著麾下一千余人,向著東南方向疾馳而去。
……
京城,紫禁城。
朱由檢一大早,就被王承恩給喚醒了。
今天是殿試的日子,朱由檢這位大明皇帝,自然需要親臨。
在一眾貢生的山呼聲中,朱由檢坐到了御座上。
目光掃過下方跪拜的貢生們,心中生出一股期盼之意。
來自后世的他,自然知道人才的重要性。
如果這些人中有桂萼、張璁、張居正一樣的人才,那他不就撈著了嗎?
朱由檢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今日殿試,乃國家選拔人才之大典?!?
“爾等將來都是要為官一方的,當以朝廷為重,望爾等不負朕望,不負百姓所托?!?
隨著朱由檢的話音落下,殿內的貢生們齊聲高呼:“學生等謹遵陛下教誨!”
朱由檢微微頷首,對溫體仁使了個眼色,后者會意,宣布殿試正式開始。
前文就說過,這次的殿試,朱由檢給出的題目只有一個,那就是朝廷如何增收。
大明眼下不缺少能臣猛將,缺的是能夠為國理財的人。
缺的是向王徵,宋應星這樣的人。
接下來的考試,進行得緊張而有序。
這些貢生們或奮筆疾書,或沉思冥想,都想盡力展現自己的才華和學識。
古人有句話叫“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無論哪個時代,無論是習文還是修武,都需要一個平臺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而科舉為官,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朱由檢則靜靜地坐在御座上,目光一一在一眾貢生身上掃過。
時間在緊張而有序的氛圍中緩緩流逝,終于,隨著一聲鐘聲響起,殿試結束了。
貢生們紛紛交上答卷,走出大殿,而朱由檢也在王承恩的攙扶下,從御座上站了起來。
整整坐了一個上午,朱由檢坐的渾身酸疼。
簡單的活動了一下后,朱由檢對溫體仁交代道:“首輔,稍后命人把卷子送到乾清宮,朕要御覽。”
“臣遵旨!”
溫體仁對此也沒有什么意見。
貢院附近的一家客棧中。
剛從宮里出來的數名貢生,就結伴回到了這里。
朱統鉓轉身對一名身材消瘦,但卻精神矍鑠的青年問道:“憲之兄,索性時間尚早,可愿共飲一杯?”
被稱憲之兄的青年笑著點頭道:“既是朱兄相邀,史某就叨擾了?!?
說著,兩人就走進了客棧。
客棧掌柜見到兩人回來,忙是笑著上前問道:“兩位公子回來了?”
像朱統鉓他們這些人,已經參加完會試,那最低也是同進士出身。
他一個客棧掌柜,自是想要結一份善緣。
朱統鉓點頭道:“胡掌柜,麻煩給我們準備一些酒菜?!?
“哎,好嘞!”
胡掌柜忙是出聲答應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