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與益王看似淡然的酒宴背后,隱藏的是牽動到整個朝廷的暗流。
他們的談笑風生,更顯幾分帷幄之氣。
不知不覺,天色已暗。
喝光最后一杯酒,沈安告辭了。
益王派管家相送,這已是禮遇。
回到府邸之后,沈安沒有急著去找美嬌妻,而是在書房中要了一杯清茶靜心凝神。
益王的態(tài)度,照過去有了很大改觀,但他還是不肯公然支撐自己。
或說,與其聯(lián)合。
證明當下益王清楚他的勢力,不足和太子相爭,第二也是梁帝在背后,怕是還沒有給他吃下一枚定心丸。
如此一來,站在風口浪尖上的人,依舊還是他。
梁帝的策略果然刁毒,權(quán)謀兩個字還夠不上,但為了自己兒子,他到底盡到了父親的責任。
“老大?”
十三的聲音在門外響起,沈安收拾一下思緒,讓他進來。
“看你這是怎么造的?”
沈安一抬頭就看見十三弄得和個泥猴子一樣站在那,身上的衣服到處都是泥污。
“你這是到河里摸魚去了?”
十三沒在乎他的取笑,反而一臉的嚴肅,從懷開掏出一沓牛皮紙做的信封。
“出事了!”
瞧著他肅然嚴峻的樣子,沈安不聲不響將信封拆開,這些信封上每一個都帶著他派發(fā)下去的印章。
為了調(diào)查京淮大通道的可行,以及沿途各個地方的局勢和民生。
沈安特意派人鑄造了一批專用印章,凡是帶有這個印章的信件,他都會優(yōu)先處理。
這些信件,按理說應該是陸續(xù)送到的,現(xiàn)在十三一口氣就丟出這么多封,本身就存在問題。
展開信件,上面的內(nèi)容更是讓沈安心中大動。
京淮大通道,途徑多地,而這一次靠近南邊的幾處重要地域,竟然出現(xiàn)了百年一遇的大雨。
大雨連天,三十余日不曾停息。
導致其多地陷入水災之中,不僅如此更要命的,是各個地方河道兩岸、江水沿途,水位線已經(jīng)超過預警。
一切都在崩潰的邊緣,隨時可能發(fā)生洪災。
“我怎么一點也不知道!”
把所有信件看完,沈安拍案而起,他身為工部尚書,專管朝廷大工之事,雖說治水歷來朝廷都會單獨設置一個官職。
但也只有在水災發(fā)生時,才會啟用,尋常各地方防汛工作,除了當?shù)毓俑撠熗?,統(tǒng)一都要接受工部調(diào)遣。
南邊的大雨下了一個多月,工部卻沒有接到任何一封有關水災的奏疏。
當然,也不是一點動靜沒有。
稍加思量沈安想起大概半個月之前,工部拿到了幾封地方上的備案奏疏。
上面只說其當?shù)兀幸恍┬》秶乃疂碁暮?,不過地方官府已經(jīng)在盡力控制。
這符合朝廷的章程,當?shù)毓俑仨毬氏瘸雒?,應急準備?
同時,為防止災害變化,他們需要在工部備案,以便于地方上災害超過其所能控制范疇后,朝廷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救援賑災。
“要是按照他們說的,地方上的災害……根本不必工部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