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1章臨時受命(下)
面對男子一家一連串的奇怪反應,王叢有些發(fā)懵。
好在他有著豐富經驗,表面上并未顯露出來。
所以,他輕輕擺了擺手,連忙說道:“這位大哥,你先別緊張,我不是警察,就是來你這里吃飯的顧客。”
“你想想,我要是警察的話,肯定不能這么客氣和你講話了。”
好像說得有道理。
可男子并未放松警惕,依然將女人和女孩緊緊護在身后。
厲聲質問,“你不是警察,為啥總是盯著孩子他媽媽看?”
王叢解釋說:“你別多心,我是個外地游客,頭一次來邊境城市,感覺哪都新鮮,想著向你打聽,我該去什么地方游玩才好。真的,我沒有惡意。”
男子上下打量王叢好幾眼,漸漸地松弛下來。
說道:“好吧,我相信你。請你回去等著,飯菜馬上就好。”
嘴上這么說,可男子仍舊時刻保持警惕。
就是王叢回去坐著,他還在暗中觀察王叢的一舉一動。
出了這么個小插曲,反而激發(fā)出王叢極大好奇心。
沒過多久,男子端上來一葷一素兩道菜,還有個大醬湯。
冒著熱氣的菜肴,發(fā)出獨有的香味。
王叢也是餓了,抄起筷子,大快朵頤起來。
他沒喝酒,倒是把醬湯吃得一干二凈。
尤其大米飯,米粒晶瑩剔透,軟糯且有彈性。
吃飽喝足,王叢并未著急走。
趁掃碼付錢的機會,對女人廚藝贊不絕口,還特地問起大米飯好吃的原因。
此時的男子,終于信任王叢。
態(tài)度也變得輕松,滔滔不絕的告訴王叢,這里的大米好吃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種植的水稻只有一季。
二一個,他們燜米飯用的鍋,是本民族特有的石鍋。
這種鍋由耐高溫、耐腐蝕的花崗巖材質制成,能夠使米粒受熱均勻,從而燜出帶鍋巴的大米飯。
由這個話題談起,王叢得以贏得老板好感。
并且還和男子一邊抽煙,一邊聊天。
由淺入深,王叢終于把話題引入到他妻子身上。
王叢覺得奇怪,看他們夫妻年紀不小,可女兒怎么才七八歲。
“不怕你笑話,我和孩子他媽直到四十歲,才有了英愛。不是不想要孩子,實在是情況特殊,不敢有孩子。”
“為什么?”王叢發(fā)覺自己的話問得有些操之過急,容易引起男子警覺,急忙解釋,“您要是覺得不方便說,就當我沒問。”
“唉!”男子嘆了一口長氣,無奈苦笑道:“其實說了也沒啥,孩她媽是從對岸偷著跑來的。”
原來,二十年前,對岸由于連年受災,老百姓經常吃不飽飯。
那時候,邊境線管理不嚴,不少人趁著晚上天黑,偷偷趟著江水跑到這邊來。
因為這邊的農村,有好多少數民族村屯。
對岸的人和這邊村民語相通,習慣一致。
特別是女人。
她們想要吃飽飯,而這邊男村民由于窮,娶不起老婆,有很多的光棍。
眼見骨瘦如柴的女人找上門來,管她們吃飽穿暖還是不成問題的。
兩下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于是,絕大多數女人就此安頓下來,和光棍們搭伙過日子。
這種情況,在當時十分普遍,算不得新鮮。
李英愛的媽媽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她媽媽畢竟是偷渡過來,沒有這邊身份,只能四處躲藏,以便躲避邊防警察的檢查。
一晃二十年過去,時過境遷,他們終于熬過風頭。
這些年,全靠英愛爸爸的幾畝薄田,勉強糊口。
可隨著英愛越來越大,再這么下去,一家三口早晚有吃不上飯的那一天。
考慮英愛媽媽做飯味道好,廚藝精湛。
兩口子一商量,才在縣城開了這家小吃鋪。
王叢終于明白,男子為什么對他那么緊張了。
生怕警察把他妻子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