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爆發了:“喂,你們把我這當成是三級片嗎?!”
這種電視劇拍得非常快,而這部片子又異乎尋常的順利。男女主角的表演都大出導演意料,原本以為是新人擔綱、二三線演員壓陣的戲,結果硬生生演出了一線的演技來。
導演很欣喜,原作者很高興,劇組上下都有種感覺——這部戲,拍得很順!
不像段寒之的那部《死斗》,雖然是大制作、大屏幕,但是從換主角到換投資,從導演和女二號的爭執到投資方和導演的爭執,幾番矛盾下來,這個片子拍的是磕磕絆絆、沒有一天順利的日子。
相比較之下呢,《天使之愛》的拍攝簡直可以用一路綠燈、暢通無阻來形容。作為新人的男一號衛鴻和女一號沙泉,每一次對戲都是彼此氣場激烈碰撞的過程,每一句簡簡單單的臺詞、每一個明明白白的眼神都被詮釋出無窮的深意,纏綿悱惻而張力十足。
很多鏡頭幾乎沒有ng,一次就能過;燈光和拍攝的角度烘托出他們完美而深情的那一面,甚至連場外監督的導演和場務,都要以為他們真正在苦苦相愛了。
那樣深情、忠實、痛苦而溫柔的富家公子,和天使一般嬌弱純潔、卻不幸成為了父親情人的寒門少女。
錯綜復雜的際遇,陰差陽錯的誤會,曲折離奇的相見和無奈痛苦的分別,……連編劇看過之后都忍不住摘下眼鏡、輕拭眼角,聲音低沉而抒情:“——啊,這樣忠犬的男人……他為什么不去bl啊!”
導演也很激動:“是啊!……嗯?你剛才說什么?”
編劇迅速戴好眼鏡,面色嚴肅毫無表情:“沒什么,你聽錯了。”
“……”
在劇組上下的盛贊中,作為聚光燈焦點的男女主角二人,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心境。
不論是沙泉還是衛鴻,都對自己的演技能獲得這樣高的贊譽而感到驚訝。
沙泉之前拍過廣告,也拍過mv;而衛鴻之前只跑過龍套。在參加《天使之愛》劇組拍攝前,他們唯一的正式演出經驗,就是段寒之的《死斗》了。
也就是說,段寒之是他們唯一真正接觸過的導演,段寒之的導演風格,是他們唯一親身體驗過的導演風格。他們已經習慣了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被段寒之當頭棒喝,也習慣了被段寒之冷冷語、尖酸刻薄。每一個鏡頭都必須返工返工再返工,一個簡單的場景可能被重復十幾遍甚至幾十遍,甚至整整一天什么也不干,就一遍一遍又一遍的重復那同一句臺詞,連晚上做夢都是戲里的場景……這樣變態到幾乎沒有人性的導演,這樣精益求精、雞蛋里挑骨頭的導演風格,已經成為了他們習以為常的東西。
衛鴻甚至以為,導演就應該是段寒之那樣的,拍片子的時候一個場景重復上十幾遍才能過,那都是正常的。
所以當他們在拍《天使之愛》的時候,一個鏡頭竟然只拍了一遍就過了,他們簡直都覺得難以相信!
衛鴻只能跑去問:“導演,剛才那一幕真的過了?”
導演興奮的大力拍他肩:“你們干得很好!當然過了!”
“但是好像還不夠感覺,是不是要再來一遍……”
導演用看怪物的眼神看著他:“你自虐狂嗎?還再來一遍干嘛?再拍一遍萬一沒這么好怎么辦?”
衛鴻和沙泉震驚的認識到,原來他們的認知是錯誤的!原來圈子里大多數的導演都不像段寒之這樣的!原來拍片子的時候,導演是不可以對演員破口大罵,外加問候演員祖宗家十八代的!
他們現在的感覺,就像是大學生考試的時候拿到了小學一年級的試卷,或者用沙泉的話說,就是“名偵探柯南參加小學部考試,輕輕松松拿到一百分”一樣!
在《天使之愛》首播的前一天晚上,導演親自出面宴請全劇組工作人員。飯店包廂的大圓桌上,導演首先和男女一號碰了杯,躊躇滿志的宣布:“這個劇一定會熱播!”
新人編劇,新人演員,二三線壓陣,半紅不紅的導演……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原本他們只打算拍一部中檔次、小制作的商業連續劇,連宣傳都沒有費什么功夫。
然而在縱觀拍片的全過程之后,導演竟然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這個通俗而白爛的情偶像劇,好像出乎意料的拍出了不同尋常的水平,也許,這將會是一部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片子!
“你會紅的。”
在碰杯的時候,導演盯著衛鴻的眼睛,雖然帶著醉意,卻非常認真的道。
“我雖然沒怎么和最頂尖的藝人合作過,但是我拍了這么多年片子,也見過不少形形色色的演員。我看得不會錯,你這個新人以后可能會很紅,甚至有可能——封神!”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