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便有了搖搖欲墜的大周,現在全靠平國公、全靠的姜世子一力撐起脊梁的說法。
平國公知道他的心思,但父子倆并不沖突,故而也算是合作愉快。
但得知江辭年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平國公的想法就變了,他想保住這個大周的天下,想將大周留給江辭年。
渺州之戰,北燕軍來勢洶洶,平國公也沒安排好事情,現在已經不好打了,唯有退守栗洲,以縹緲河為邊界防守,等他收拾了其他反王,再做打算。
可姜紹不愿意。
姜紹在重山關打了敗仗,丟了重要關隘重山關,領兵敗走,后來云州在他手中丟失,萊州又因為謝氏一族與他沒談攏,最后也丟失。
在朝廷之中,老皇帝和百官對他已經有所不滿,老皇帝還命他奪回重山關,不然讓他不要回去了。
若是他再丟了渺州,讓北燕將戰線推到縹緲河,他這樣的敗軍之將,在大周的名聲就爛了,他再想將大周名正順地取而代之,幾乎是不可能了。
而且他又失了一臂,打仗也不如從前了,將來的戰事,估計他大多數只能坐在一邊。
最重要的是,平國公已經開始為江辭年鋪路,不允許他再有那些心思,現在姜家軍估計很多他都使喚不動了,他的名聲好壞,平國公也不在乎。
他在平國公那里,已經成了徹頭徹尾的棄子。
姜紹心中后悔,早知如此,他就不該將江辭年的消息告訴平國公,讓這個老東西改變了主意,要保大周了。
“崔四娘那里可有什么消息傳來,讓她將崔六娘帶出來,她在做什么?”
隨侍回道:“崔家主娶了新婦,崔四娘與繼母正斗得熱火朝天,估計早就將......”早就將姜紹交給她的事情丟到腦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