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定下規矩就在那里,如果不是成立合資公司,內地不敢把重要行業領域交給外資公司,現在外資在內地投資的那些重工業類型和技術型產業,都是以成立合資公司為主。”
“比如說他們的瑞士迅達和中建機械公司的電梯制造,美資和港資投入的長城飯店,既引進國際化技術水平和管理制度,也推進他們自己發展,用市場換技術。”
“外資在內地投資,與內地官方成立合資子公司,已經是很長久事情了,我們婁氏集團手上持有匯豐股份,所以他們對給內地合資子工資占股事情,心里有疑慮。”
“但是我們對渣打銀行沒有持股,所以他們不會防備我們,他們只需要接受內地條件,進入內地發展可以獲得比匯豐更好的條件。”
“匯豐肯定不會坐視渣打比自己提前更好更穩定占據內地市場,到時候肯定要著急,要過來求著你了。”董健樺又說道。
何晏點點頭,說道:“我確實就是這個想法。”
從80年代以來,這10年時期因為港城歸屬問題,英資對港城失去信心,華資趁勢崛起,頗有勢不可擋姿態,但其實,英資也一直都是被優待。
但即使這樣,英資當時都不看好港城前途發展,只要是華資稍微態度強硬,展露出大家大不了就拼了的決心,英資就會有所退讓。
這才讓華資跟英資現在也只能是平起平坐而已,只要港城一天沒回歸,華資想要超越英資一頭,這都是不可能事情。
何晏這次選擇請辭匯豐副董事長職位,其實也是在以退為進,把渣打銀行拉進來,就是他退路。
渣打銀行跟匯豐銀行都在港城有發鈔權,他們兩家就一直都具有互相競爭屬性。
這就讓他們沒有辦法像是其他公司那樣保證互惠互利合作,而是要針鋒相對。
現在內地這個巨大潛力金融市場,向他們都發出開放市場消息,何晏作為華商代表,在其中充當中間人,他態度,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內地對這兩家外資銀行態度。
內地到底是有多大市場,在清末和民初,他們就已經見識到了,未來在亞洲發展,肯定是離不開內地。
他們都希望能夠抓住內地這個市場,就能夠穩穩壓住對方一頭,這個決定了未來誰才是港城銀行業執牛耳者,如此的激烈爭奪,雙方肯定都會全力以赴。
在這樣情況下,他們都非常看重何晏這些華商中間人對他們態度。
對于匯豐來說,不得不選擇用何晏,這樣可以更好跟內地溝通,更好打開內地市場,但也怕何晏會給他們埋雷,讓他們自己引狼入室。
浦韋士現在對何晏請辭副董事長位置是沒有同意,但當時在股東董事會上也沒有反駁。
匯豐集團向來是押注華商,保證他們在港城銀行業優勢地位,但他們也畢竟是不列顛背景,盡管他們支持華商,也不會讓華商發展超出他們預期。
誰知道,華商居然這么厲害,英資居然這么不爭氣,他們自己不看好港城發展未來,不看好港城以后。
現在華資跟英資平起平坐不說,匯豐和渣打兩個銀行還因為斗爭,都要去選擇拉攏華商。
華資們要是都轉投到渣打銀行懷抱,說明沈弼之前扶持華商,都是在為他人做嫁衣,尤其是渣打銀行依靠匯豐扶持起來的華商,更早一步在內地站穩腳跟,更是讓他們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