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雁城那么大,不是非大木村不可,只不過大木村的田地恰好分布得比較好,所以才是第一選擇。”
“也就是說,咱們還有另外的選擇?”
“對。”
“大人您早說啊,下官最近為了這事急得嘴巴都燎泡了。”
“培育稻種是本官牽頭的事,本官自然要拿出誠意來。”
“那今天下官去說吧。”
陳同知知道盛謹川還有別的計劃,心就跟著放下來。
其實一開始知道自己被調到靈雁城當同知,他罵了吏部上下祖宗十八代。
陳同知是科舉入仕,今年也才三十歲,在外放之前,也在京城待過兩三年,對盛謹川不說了如指掌,卻也知道盛謹川之前什么德性。
哪怕盛謹川最后為京城解圍,陳同知也是歸功于盛謹川傳承了盛家武將血脈,天生擅長打仗。
但是治理一方他真的行嗎?
陳同知接到調任文書時,只覺得前途一片黑暗,將來不是給盛謹川背鍋,就是被盛謹川打壓得不到任何施展。
他懷著悲壯的心情來靈雁城赴任,結果發現盛謹川跟自己預想中根本是兩模兩樣。
盛謹川一點不囂張,更沒有京城第一紈绔的作態。
他十分謙遜,深知自己還年輕,很多事都愿意去請教更有經驗的人,他在很努力學習怎么當好一個太守。
而且盛謹川雖然是第一次為官,但他敢想敢做,在他手下反而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施展抱負。
只要提出來大家商議覺得可行,盛謹川不會輕易去否定屬下。
陳同知覺得,當盛謹川的下屬很前途!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