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找到了個通曉朝鮮話的人,還是個元廷俘虜……
不管俘虜不俘虜,能聽懂話就行。
衛端德、孫辰大致是聽明白了,船艙里的婦孺確實是朝鮮百姓,為倭寇劫掠,安置在了一處島上,被折磨而死的婦孺多達三十余人。
在某天深夜,有人襲擊了倭寇,將倭寇與這些朝鮮百姓帶到了這艘船上。
后來這些人被安置在船艙里,給了食物與水,之后再沒看到倭寇,直至大明人出現。
周望疑惑:“會是誰襲擊了倭寇?”
衛端德、孫辰也不清楚,這些人只說有個女人,像是個頭目,其他人似是海賊。
可海賊——
為何要殺倭寇,他們不是狼狽為奸嗎?
海賊又為啥不要婦孺?
最令人想不明白的是,海賊怎么會將如此一艘大船丟了!
孫辰帶著滿腹不理解,道:“大福船是真的,這東西對海賊來說很重要。另外,據我所知,水師里很少有大福船被海賊搶走的,唯一一次,是陳祖義海賊團。”
衛端德深吸了一口氣:“你想說,這是陳祖義海賊團所為?可他們為何與倭寇為敵,又為什么如此殺害倭寇,還有,那寫著周召的紙張,又是何意?”
孫辰搖頭:“這件事從頭到尾都很詭異,已經不是我們所能勘破,我建議,向上報。”
衛端德沉思了會:“天氣開始熱了,讓人記錄好現場,固定好證據之后,將這些尸體都處理了吧,否則,好端端的船可就廢了。至于這起事件,你向都指揮使司奏報,我向布政使司奏報。”
“好。”
孫辰領命。
上岸之后,衛端德不忘提醒:“倭寇之患不會停下來,沿海衛所務必盯緊,莫要讓百姓受難。”
孫辰抱拳:“放心,我們每一日都在準備著。”
文登的死人船很快便傳開了,尤其是當這些百姓參與到服徭役之后,更是當作了閑聊談資……
金陵。
魏觀、楊靖休沐,于一處酒樓小酌。
晴朗的天,突然下起雨來,不見烏云,亮堂的太陽還掛在天上。
魏觀舉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般天氣,可不多見。”
楊靖夾過菜,品過之后看向魏觀:“魏尚書邀我前來,總不會是想說說天氣的事吧?”
魏觀臉色逐漸變得嚴肅起來,道:“自然不是,眼下朝廷北伐,明明動用兵力并不甚多,可鎮國公偏偏要征調百萬百姓服徭役,此事朝廷中官員反對之聲很多,可戶部始終不表態,未免有些不合適吧?”
楊靖就知是為此事,平靜地回道:“鎮國公是河北巡撫使,又有特權,且深知草原之害,他要征調百萬百姓,自然有他的道理。戶部的情況你應該知道,對北伐徭役,只撥了五十萬兩。若有缺口,沒有旨意,戶部不會再補。”
魏觀搖頭:“我知道,鎮國公征調徭役用了一些手段,確實不用戶部支給多少錢糧。可百萬之巨,遠超所需,而且勞民過甚,恰逢夏收時節,這般做派,民心必是不穩。”
“魏某希望楊尚書與我等一起,為三布政使司之下的百姓著想,勸說陛下,讓鎮國公削減徭役人數,用個二十萬差不多就夠了,沒必要如此海量的百姓,畢竟,百姓多了,這糧食供應本身就是個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