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鳳河。
知縣鄭楷看著即將出行的百姓,眼眶濕潤,喊道:“為了北伐大業,為了子孫后代的和平,諸位,拜托了!”
“縣太爺,走了。”
農夫王九推起獨輪車,肩膀上搭著汗巾。
“走了,大家抓緊,鎮國公等著我們,北伐大軍等著我們。”
里長陳漣扯著嗓子喊,挺起胸膛,胸口上佩戴的大明徽章極是顯眼,一臉驕傲,充滿干勁。
為了這一枚徽章,自己可是說破了嘴皮子,說動了最固執、最難纏的婆娘,準她們放自家男人服徭役,甚至這臉都差點被抓破相……
好在,男人終究是男人,再懦弱的男人,也不能被人戳脊梁骨。
國難當前,不去為恥!
你不去,恥不恥?
你家不出一個人,恥不恥?
你連婆娘都管不了,恥不恥?
大家都是老百姓,誰他娘的沒干過啥都沒有的徭役,可哪次不是說好的給多少米,結果都說被吃光了的?
像是鎮國公這般直白地告訴所有,就是沒錢也沒糧拿,光明磊落的令人佩服,就沖著鎮國公“顧青天”的名頭,咱們也需要去一趟。
鄭楷看著浩浩蕩蕩離開的百姓,心中百感交集,對身旁的周長樂道:“如此多青壯外出,接下來的夏收可就麻煩了。傳令下去,讓所有留守的老人、里長、甲長來一趟。”
周長樂心憂不已:“他們來,也無法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召百姓服徭役,真不是時候。”
鄭楷無奈:“鎮國公也清楚不是時候,可我們總歸要以大局為重,早一日在草原上筑了城,將士們早一日安心,否則,茫茫草原毫無遮攔,總提心吊膽騎兵襲擊,將士疲憊,如何能維持戰力?”
“眼下,我們需要組織起來剩下的勞力,并鼓勵婦人。這個時候,就要告訴婦人,這個家,要靠她們頂起來了。另外,對于孤寡之家,沒有勞力之家,則安排親鄰協助……”
顧正臣抽走了絕大部分青壯,留下的便是一個爛攤子。
爛攤子,那也要咬牙收拾出來。
房山。
郭氏將東西放在推車上,冷著臉也不與郭四六說話。
郭四六撓頭:“不就是一茬糧,你能收多少是多少,等明年咱再努力,餓不死就行。可草原上等不了啊,里長說得明白,將士們沒個城,咱們就要打敗仗,以后元軍還會來。”
郭氏轉過身:“元軍來來,十幾年了他們過來嗎?就知道元軍,關我們小民什么事。”
郭四六氣得不行:“你這婆娘,咋就不知好歹。”
“稀奇了,郭四六,你也去服徭役?咋滴,你家這位當真能如此深明大義,照顧大局?若是如此,那我可要給她磕個了。”
王臘五笑呵呵地走了過來,調侃著。
郭四六看向王臘五,你他娘的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再折騰下去,我還去不去了?
郭氏不給王臘五面子:“我讓他去,來,你磕個。”
王臘五錯愕:“郭大娘,你不能坑我啊。”
“是不是男人,說話都不算數?”
“我磕!”
“啥?”
郭四六都傻了,盯著王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