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又過了幾天,姐姐海棠那邊來人給竹青送信,說是他們家要做酒席,請竹青過去。
如今竹青也是另一戶人家了,和海棠也是親戚來往了。
竹青問了,才知道,原來是姐姐的婆婆終于等不住了,見大兒子媳婦五六年都沒有動靜,趁著這次兩口子回京,要給大兒子納個二房呢,這不是娶媳婦,所以就擺幾桌酒席,這相關的親戚過來吃一頓,算是個意思。
竹青讓人回去,說到時候一定去。
只是這心里想著,那榮大奶奶能樂意?不會中間出什么事兒吧,女人吶,沒有孩子始終是個硬傷,在竹青心里,姐姐的婆婆是個明事理的,但是就是再明事理,在子孫問題上,也是不能讓步的。
竹青有一次慶幸自己上頭沒有婆婆管著,不然現在肯定在催自己了吧。看看,連老娘在回門的時候,都提醒自己了呢。
竹青和顧南說了這個事兒,她倒是不介意顧南去不去,畢竟只是納個二房,顧南哥還有差事呢。犯不著,再說,又不是自己姐姐的事兒。
“我和嫂子還有娘一起去得了,你們這些人去了也是喝酒,那地方又遠,還不如不去。”竹青說道。
最后商量好了,顧南解差后,去李家那邊接她回來。
竹青也不知道該上多少禮金,就和林氏商量了,大家都是一樣的,畢竟顧南哥以前可真是沒有過這樣的走親戚的事兒,竹青也把這樣的事兒都記下來了,以后按照這個例,該多少就多少。
到了那天,竹青也早早的到了自己的娘家,和娘嫂子還有小知秋一起做了馬車朝那莊子上趕。
李滿貴家的說道:“這海棠幸虧是生了個兒子,不然說不定得給姑爺也納個二房呢。”竹青覺得這個時候,當著林氏的面不好說這個,要是嫂子多心,以為她生了個閨女,然后娘故意說這個話呢?那可就不好了。
“親家伯母是好的,不是因為榮大奶奶五六年都沒有動靜嗎?要不然也不會這樣了。您說,哪個婆婆能等到五六年的?以前咱們在府里的時候,不都說榮大奶奶是個福氣好的嗎?”雖然竹青對二房是深惡痛絕的,但是世界上有誰明知道沒有孩子還硬是不要的守著一個女人的?特別是這個時代,傳宗接代是頭頂頭的大事兒,不是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嗎?
林氏也笑道:“小妹說的對,要是那當人家老婆的,五六年都沒有動靜,要不早就請大夫看了,如果是自己的問題,那就該好好的吃藥,如果實在是沒法治,那可不得給當家的納小?子嗣問題可容不得半點馬虎。我以前沒有出嫁的時候,就聽說,有的人善妒,然后讓家里沒有了后代,到了老了老了的時候,那些旁支就過來搶家產了,你不給就是告狀也沒有法子,要么你過繼一個,但是那過繼的有幾個是真心向著你的?還不是想著人家的親生爹娘,就是親生爹娘不在了,到底是隔了一層,始終不如是自己家的好。”
好嘛,竹青覺得自己是多余說剛才那些話了,嫂子畢竟是這個時代的人,想法就是和竹青不一樣啊。竹青敢肯定,如果嫂子林氏自己生不出來,那是一定會給自己的哥哥納妾的,這簡直是,
唉,不去想了,不去想了,竹青自己的想法太不現實了。
到了莊子上,只看見,這也是像娶新人的樣子,但是還沒有到大張旗鼓的那種氛圍,畢竟是納小妾,不能和娶媳婦相比。
眾人見了海棠的婆婆后,因為酒席還沒有開始,就讓海棠把他們帶到了自己的房里。
李滿貴家的說道:“不是說這莊子只是姑爺的嗎?怎么你大哥大嫂他們也在這里?這算怎么回事?”
海棠道:“娘,你急什么?大哥大嫂回來也就那么一點兒時間,要是再去收拾別的地方,那肯定是太不劃算了,我是那么小氣的人嗎?這點兒還斤斤計較?”
李滿貴家的瞪了海棠一眼,“我這不是為了你自己打算嗎?你怎么每次都噎著我?算了,今天這個日子,我也不說什么了。怎么你婆婆以前也沒有提,現在就開始給你大哥納二房了呢?”
竹青也有些好奇,包括林氏也是一樣,海棠覺得自己不說就不成了,反正這些事兒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說給自己娘家人聽,有什么不可以的?再說,她還受了一肚子氣呢。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