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嬤嬤對李滿貴兩口子說道:“那個姑娘是瑞哥兒先生的女兒,養的有些嬌慣了,.”丁嬤嬤看來對那姑娘印象不怎么好,所以說話也不客氣。
“哪能呢,我們不和小孩子一般見識。”李滿貴家的忙說道。
竹青進廚房,蔡三家的忙道:“姑娘,這里煙熏火燎的,別把衣服給熏上了!”
竹青忙道:“蔡嫂子,哪里就那么嬌貴了?我在家里也經常幫我娘做飯呢,”說完,看見灶上的火不夠了,就趕緊去燒火。蔡三家的沒法,只好讓竹青在廚房里,竹青發現這蔡三家的做菜很有一手,不由的羨慕起來,蔡三家的說道:“您要是想學,等以后天氣邊暖和了,過來我教你,以前啊,在老家的時候,我做的飯菜可是大家都夸口的,那鄉里鄉親的,誰家要是有紅白喜事,都
是叫我過去做呢,每次做完都會給我一對豬蹄兒。唉,可惜后來出了事兒就完了。”
竹青知道這蔡嫂子是因為得罪了人然后走投無路才到了京城里的,到了京城里本以為是可以找點活計的,可惜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加上老家回不去了,孩子又餓著了,小的還生了病,最后沒有法子才自賣其身,好在遇到了丁嬤嬤,現在一家子都在一起,雖然是奴才了,但是丁嬤嬤也沒有看輕他們,吃住都不苛刻,他們兩口子都是知道感恩戴德的人,對主家就更忠心了。
竹青忙勸道:“大難不死必有后福,以后蔡嫂子一家都會好起來的。”就是不知道從自由身成為奴才,他們心里感覺如何了。不過竹青知道他們肯定不會怨恨丁嬤嬤的,丁嬤嬤是他們的恩人呢,像他們這一家四口,還有個生病的,一般人誰會要他們?說不定買回去人就死了,而丁嬤嬤的惻隱之心救了他們。
“說的是啊,我們現在跟著太太,比以前順心多了。”蔡三家的叫丁嬤嬤太太。
趙如玉不情不愿的跟著爹娘回到了家,很是不高興,說道:“你們把我拉回來干什么?我還想跟丁哥哥多說幾句話呢。”
趙夫子對趙師傅說道:“看看,你把她慣的,一點兒羞恥之心也沒有?上趕著去給人拜年,別人看了會怎么說?”他一個當人家先生的,這學生還沒有過來拜年,自己就送上們去了,簡直是豈有此理!
趙師母忙哄著趙如玉,“你這說的是什么話?那丁家太太也是咱們的長輩,怎么就不能過去拜年了?如玉她這是懂規矩,就你這迂腐的樣子,不想著怎么讓咱閨女開心,還說她這么難聽的話。”
趙夫子是個秀才,雖然是秀才,但是人丁不興旺,就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已經嫁人了,就剩趙如玉這個小閨女,趙夫子倒是有納妾的打算,奈何趙師母不同意,原因是養不起多余的人,要是趙夫子想要納妾,那么就自己負責這妾室的一切費用,她是一丁點也不管的。而且最要命的是這房子還是趙師母的,趙師母是不可能給這妾室準備房子的,趙夫子苦哈哈的教著學生賺些束修,也勉強夠家里的嚼用。
而妻女呢,不說妻子了,女兒要買胭脂水粉,這都要用很多錢,還不用說買衣服料子了。他本人又愛面子,什么都要體面,想一想,還能剩下多少錢。
趙師母把趙如玉哄回房間里去了,對趙夫子說道:“如玉的心思你就看不明白?怎么能那樣說她呢,她還不是想在丁家那邊賣個好?”
趙夫子說道:“丁明瑞也沒有什么好的,就是皮相長的好看些,也沒有什么親戚,家里就一個祖母,聽說以前還是個宮女,我這個秀才的女兒,怎么能嫁到那里的人家去呢?”
趙師母說道:“那又怎么樣?你難道能給咱如玉找個金龜婿?自己沒本事,還挑三揀四的,我跟你說,我看那丁家雖然人口少,但是屋里的擺設都很好,家里肯定有錢,咱家里現在就剩如玉一個閨女了,丁家離得咱們又近,就是嫁過去,咱們也能看到,總比嫁的遠好吧,至于那瑞哥兒,只有一個祖母,那不是更好?
他祖母年紀也大了,總不能活到我們那么長久吧,等她去了,就咱們這邊兩個人了,女兒到時候和他說要養咱們,他能不同意?這比那上門女婿歪瓜裂棗的要好多了吧,怎么就不會想呢?死腦筋一個!”
趙夫子被說的醍醐灌頂,他最擔心的就是老了沒有人送終,以前也想過給女兒找個上門女婿,但是媒人說的人都是那不成器的,現在這妻子一說,還真是那么回事呢,所以說,這女人想的就是細,要是趙夫子,就根本想不到這方面去了,只曉得這秀才的面子。
是啊,瑞哥兒是沒有父母的,如果娶了自己的女兒,那自己還不就跟他父親一樣,加上又是他的先生,那就更近一層了。要他奉養自己總是沒有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