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陳二妞的添妝禮,何家就進入了沈氏產期的備戰中,何老娘把多時不念的佛珠找出來掛手腕上,每天一柱心香,絮絮叨叨,念念有詞。何子衿也不去山上了,就怕她娘什么時候生產。祖孫兩個還每天早上交流心得,“晚上做胎夢沒?”好像生孩子的是她倆似的。
阿念阿冽也在想著什么時候傍晚一放學,咦,家里多了個小弟弟或是小妹妹啥的。
結果,沈氏的肚子硬是沒動靜。
把一家子人給急的喲,就甭提了。
三姑娘道,“要不去廟里拜拜。”
何老娘頗是心動,又有些擔心,“就怕咱們這里去了廟里拜菩薩,你嬸子在家里要生。”家里沒人可不成啊。
反正,在一家子翹首以盼的盼著沈氏生產的時候,陳二妞出閣的日子就這么到了。昨晚就商量好了,何老娘不去,她得在家看著,哪怕媳婦不生,也就這幾日了。倘只三姑娘一個在家,哪怕家里有丫環婆子也不成,三姑娘還是姑娘家,沒經過這樣的事,總而之家里得留個頂事兒的。這事兒,何老娘認為非己莫屬。她老人家捏著佛珠子與兒子道,“當初你們成親,我拿著你們的八字去合,高僧就說合的很,旺夫旺家旺子,可見是準的。咱家缺啥啊,不是大富之家,也不愁吃喝。這些年,沒大福分,也平平安安的。唉,就是缺孩子啊。咱家可不比那等閑一屋子孩子的人家兒,你媳婦就這幾天了,生產是大事兒,斷不能離了人。這事兒,你們男人幫不上忙,我留家里就行了。明兒你帶著孩子們去你姑媽家吃喜酒,不然咱家一個不去,也不好。”
何恭也擔心妻子啊,隨著妻子臨產期逼近,他書也看不下去了,天天想“怎么還不生?怎么還不生?”何恭道,“要不讓孩子們去熱鬧一日便罷了,嫁孫女,又不是娶孫媳婦。”一般嫁女孩兒的排場要遠遠小于娶媳婦,也就是陳家豪富,想擺一擺排場。可胡家同樣是碧水縣名門啊,總不會叫陳家奪了鋒頭。
何老娘道,“只讓孩子們去,斷然不妥的。”畢竟你媳婦還沒生呢,你就這么離不開了,叫人家笑話。
沈氏也勸丈夫道,“你就去吧,我沒事兒。有母親在家,我安心。”
老娘老婆都這樣說,何恭只得應了。沈氏吩咐孩子們提前找出新衣,丈夫出門的衣裳,她也給預備妥當了。結果,一家老小都沒去成。
第二日一大早,何恭還沒帶孩子們去呢,沈氏就發動了。產房倒是早預備好的,何老娘先一聲吩咐,“小福子去找阿仙來!”這邊兒何恭扶著沈氏去產房。何子衿趕緊叫周婆子去燒水,何老娘道,“煮上十個雞蛋!”
雞蛋倒是好熟,待雞蛋熟了,何老娘先叫沈氏吃幾個,這生產是體力活兒,沒力氣是不成的。各屋的炭盆也搬到了產房去,再籠幾盆炭放沈氏臥室去。仙太太來得很快,她年歲比何老娘年輕不了幾歲,懂一些粗略的醫道,接生上是把好手。尤其近兩年何子衿出名后,仙太太很會宣傳自己,別人一提何子衿,她就說,“唉喲,那丫頭還是我給接生的。她娘生她時日子就好,二月初一晚上發動的,我一看,這眼瞅著就是子時,過了子時,可不正是二月二龍抬頭么,大旺的日子啊。我就跟何家媳婦說,再忍一忍,再忍一忍,這一忍就忍過了子時,你瞧瞧,人家那丫頭運道旺不旺,闔縣里沒幾個比得上的吧?”當然,仙太太把這功勞都歸在自己頭上啦。反正,她這一自我推銷吧,就由碧水縣的產婆搖身一變成了碧水縣的名產婆。
仙太太的確有經驗,她先把何子衿、三姑娘的攆到三進何老娘的屋里去,不叫她們離近了,后來說是怕嚇著女孩子,倘存了心事,以后生產時膽小。
仙太太看看沈氏這肚子,沈氏自己也勉強算一熟手,道,“還在一陣一陣的疼,得等一會兒。”
仙太太道,“這不急,慢慢來。”又跟何老娘沈氏聊天,“咱們闔縣,再沒有比嫂子您家媳婦會生的,瞧瞧這日子,陳財主嫁孫女,胡老爺娶孫子媳婦,不用算都知道是上等日子。這孩子生下來,肯定是個有福氣的。”
何老娘樂呵呵地忘了謙虛,“天意呀,都是天意。”
仙太太笑,“要不說您老有福呢。”
何恭帶著阿念阿冽在外頭等著,那叫一個焦切呀,一會兒就問一次,“生沒?”把仙太太笑的,“我說阿恭,你就別急了,又不是你生。”
何恭心道,生的不急,等的急啊。他都恨不能自己上陣了!
其實,沈氏這胎真不算慢,沈氏是半熟手,仙太太經驗豐富,提醒著沈氏怎么呼吸怎么用力,從開始陣痛,到生出來,也不過兩個多時辰。仙太太剪斷臍帶,將孩子一裹遞給何老娘,“喜得貴子。”轉身就俐落的給產婦收拾起來。
何老娘歡喜的險沒厥過去,何恭聽到孩子哭聲立刻就進去了,先看過媳婦,沈氏聽到是個兒子,也極是歡喜,她倒是不缺兒子了,可夫家缺啊,四五代單傳,能再得一子,再好不過。何恭握著妻子的手說了幾句貼心話,沈氏臉色疲憊中透著喜悅,問,“孩子呢?”她生孩子去了半條命,這會兒也想看呀。
何恭轉頭找兒子,道,“母親給擦洗呢。”
何老娘把寶貝孫子洗干凈,用軟乎乎的小被子包好,這才抱過來,歡喜的小淚花兒在眼中蕩漾,何老娘笑不攏嘴,給兒子媳婦瞧,道,“你們看,多俊俏的小后生啊。”
仙太太給沈氏收拾好,自己洗過手,清洗了接生用具,因產房就在沈氏臥室隔壁,中間隔一道門罷了,看沈氏還好,待她略躺一躺,就扶她回臥室床上做月子。畢竟產房血腥氣太重,味道不大好聞。臥室也都備好了,水仙盛開,芳香盈溢,溫暖如春,仙太太給沈氏蓋好,笑道,“我掂著得六斤多。”個頭兒不大,也不算小了。
何老娘笑,“我這媳婦是個苗條人,我家丫頭、阿冽下生的時候都不大。”
何子衿三姑娘聽到孩子哭聲都過來了,在外頭守著,問能不能進去。何老娘喊道,“生了個小弟弟,行了,都去吧,別進來,三天后再看。”
阿冽道,“白等半天。”原來不叫看呀。
何子衿決定做代表進去瞧瞧,順便給她娘送月子餐,一碗熱騰騰的雞絲粥,她早叫周婆子做好了,慢慢熬了兩個時辰,真是入口即化了。
沈氏除了臉色有些發白,別的還好,見著吃的也有食欲,何恭扶了妻子喝粥。何子衿去瞧小娃娃,看一眼就道,“不如阿冽小時候好看!”
何老娘有孫萬事足,笑斥,“都沒你好看!”
仙太太笑,“子衿不知道,這孩子生下來丑不算丑,你兄弟這眉眼,一看就是個俊的。”
何子衿細看,驚叫,“媽呀,怎么是兩道白眉!”難不成她弟天生白眉大俠!
沈氏險給噴了粥,闔家笑道,“小孩子生下來大都沒眉毛,過兩天就長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