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你們用這個理由逃回來的,已經(jīng)有30多個人了!”4團的士兵顯然這方面經(jīng)驗雄厚,立刻反駁說道。
“我們的營長陣亡了!我是來送他的遺書的!和那些逃兵沒有關(guān)系!”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絕對要死不承認才行。
撒謊可以多活一陣子,如果說實話或者爬回去,八成就要馬上死了。
“……”聽到這個理由,對方也沉默了。他們還沒遇到過這種事情,畢竟前面團的1營長死沒死,沒有人敢確定。
其實這個時候還1營的營長還沒有戰(zhàn)死,他還在指揮戰(zhàn)斗,只不過德軍的坦克,距離他的指揮部也就只有100多米了。
“過來吧!小心一點兒!”最終,廢墟那邊的人還是選擇接受這個理由。
雖然上面明確命令過不允許后面的部隊接收逃兵,可誰都無法保證執(zhí)行的具體情況。
總不能看見向后跑的就開槍打死吧?那通信兵還有其他一些帶著任務后撤的士兵,豈不是要冤死無數(shù)個?
另一方面,也是后面部隊的私心——經(jīng)歷過戰(zhàn)斗的士兵,尤其是有戰(zhàn)斗經(jīng)驗的老兵,每一支部隊都缺。
如果逃回來的人是這類士兵,把他們補充到自己的部隊中去,能夠提高部隊的老兵比例。
這樣在堅守自己的防御陣地的時候,至少能多一些可以打仗的士兵使用。
所以,越靠后的部隊兵力莫名其妙多出一些來的事情就越多,有的部隊甚至可以多出一個營甚至一個團的部隊來。
有了這些“不在統(tǒng)計表上”的部隊,有的蘇聯(lián)部隊確實可以守住陣地,至少可以守住比他們的長官期望的時間更長的時間。
老兵背著步槍繞到了廢墟后面,他看到了一些失魂落魄的士兵,也看到了一些來不及撤退下去的傷員。
然后,就在更遠一些的地方,另一棟建筑物正在起火燃燒,坍塌的墻壁墜落下來,在地上碎裂開來,里面的石頭滾出去好遠。
“這里是一個制高點,德國人很快就會攻過來。”老兵背著兩支步槍,看著面前灰頭土臉的友軍說道。
“你暫時編到我們團1營吧……我是1營長,我可還沒死。”一個軍官走過來,他沒有拆穿老兵的謊,也沒有要3團1營營長的“遺書”,而是提點了老兵一句。
“是,營長同志!我現(xiàn)在是您的士兵了。”老兵知道自己熬過了眼前的危局了,立正敬禮保證道。
大家都心照不宣,遠處德國的坦克正在逼近,距離這個廢墟也只有不到千米的距離了。
5月27日,德軍已經(jīng)攻擊到了莫斯科的近郊,一些莫斯科的建筑物都已經(jīng)因為戰(zhàn)火被摧毀。
莫斯科郊區(qū)的建筑物一棟又一棟被摧毀,德軍的攻勢繼續(xù)進行著,蘇軍不斷的后撤——現(xiàn)在他們的身后,就是他們的首都莫斯科了。
------------
之后還有一更補更,晚一些奉上,大家可以明天來看。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