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me-262戰斗機改成夜間戰斗機,畢竟在英國的噴氣式技術引進之后,誰也想不到德國的噴氣式發動機的技術,飛速的成熟起來。
德國現在的噴氣式引擎,差不多已經可以保證飛行的安全性了。至少它不會隨便損壞,造成機毀人亡的事故。
這樣的前提下,單座單發的噴氣式戰斗機,更符合空軍的要求標準,而雙發的戰斗機性能上明顯有缺陷。
不過在這個時代,至少雙發的噴氣式戰斗機也有優勢,那就是其機頭部分空出的位置,可以安裝雷達,進行夜間戰斗。
可是這樣,也就只能讓me-262戰斗機,裝上雷達,然后作為夜間的噴氣式戰斗機來使用了。
結果改裝的過程中,因為事先準備不足導致的麻煩并不算少,比如說,能夠安裝在me-262噴氣式戰斗機上的雷達,并沒有太好的性能。
畢竟如今的雷達體積很大,壓縮體積之后的雷達性能其實并不怎么樣。而且這雷達可是要裝在一架航速快的噴氣式戰斗機上,實際作戰性能還有待檢驗。
而且這個時代的雷達,可不是二十一世紀的先進設備,可以把掃描到的目標非常直觀的反應給駕駛戰斗機的飛行員。
所以,安裝雷達的戰斗機,必須要有一個副駕駛來專門操作雷達,而這需要很多空間,顯然單座單引擎的戰斗機,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的。
遺憾的是,me-262似乎也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它的油耗不低,而且航程并不充裕。甚至連機身的大小,其實都無法滿足改裝。
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安裝一臺雷達,再搭載足夠用的火力,最后再多塞一個人進去,絕對是不可能實現的。
換而之,如果滿足了上述條件,就要削減大量飛機內的燃油,結果就是me-262的航程被大幅度縮短,真的成為名副其實的“機場保衛者”了。
它起飛之后只能用最快的速度爬升,然后到達足夠的高度之后作戰,接著就只能面臨沒有燃料的局面……
顯然這樣的戰斗程序不是德國空軍想要的,這和發射一枚防空用的火箭彈的效能差不多是一樣的,可火箭彈要便宜上百倍。
所以,最終的實驗結果,是把me-262改裝成一種更大的飛機,體積增加百分之三十。
發動機采用和烏鴉同樣的型號,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油,并且支持攜帶重型火力。
經過這樣的改裝之后,me-262有了明顯的變化。首先就是機頭部分安裝了八木天線,而不像之前安裝多門大口徑機炮。
這個雷達天線可以指導me-262用最快的速度沖向目標,并且展開最有效的攔截。
在攔截的過程中,噴氣式戰斗機將充分發揮速度還有爬升方面的優勢,輕而易舉的接近目標群,并且取得位置優勢。
然后,改裝后的me-262將用機翼上掛載的航空火箭向目標掃射,一架飛機可以攜帶6枚同類型的火箭彈。
用這些火箭彈打亂敵軍夜間轟炸機的隊形之后,me-262戰斗機就可以用機翼內安裝的4門20毫米口徑機炮干掉失去了掩護的敵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