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了隆不在和戈不靈,那就自然要說一說古不帥了,這個外號說的可不是古德里安不帥——好吧,古德里安確實長得不帥,可這外號跟長相根本沒關系。
說古德里安不帥的,說的是這位德國裝甲兵建設上的教父級人物,在二戰之中卻沒有拿到過自己的元帥權杖。
他人緣并不怎么好,并且經常頂撞希特勒。最后他被調離了前線,成為了管軍需后勤的將領……
現在這位古不帥先生,正在帶領著自己的古德里安集群,向蘇聯的首都莫斯科猛攻。
德國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內的大部分元帥還有將軍都認為,德軍第一時間內向莫斯科推進,是最合適的戰略選擇。
比起南方泥潭一樣的道路狀況,至少在莫斯科附近,鐵路還有公路是非常完備的。
在這樣熟悉的道路環境下作戰,是德軍夢寐以求的,也是他們作戰時候放開手腳的必要條件。
此時此刻,最靠近莫斯科的德國坦克,實際距離莫斯科郊區,也就只有47公里不到了。
擋泥板上用白色的涂料勾畫出g字母的古德里安集群第501重型坦克殲擊營的豹式坦克炮管,正指著莫斯科的方向。
攤開俄羅斯的交通地圖就可以清晰的看清楚,俄羅斯的鐵路和公路,實際上是以莫斯科為核心,向周邊輻射形成的網絡。
只要攻占了莫斯科,那么蘇聯的交通線路差不多就被癱瘓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還不一定相連,更不適合大規模的軍隊調動。
所以,只要拿下了莫斯科,捏住了政治中心的同時,也控制住了蘇聯的交通運輸中心。
李樂也沒有再拿出希特勒的那一套說辭,和自己的將軍們大講什么戰爭經濟學,或者說什么能源儲備問題。
有了利比亞油田的補充,沒有了英國的后顧之憂,德國無論在產能上還是在資源上,都已經用不著自卑了。
僅僅是海軍潛艇還有英國移交的戰列艦節約下來的鋼鐵,就夠海軍方面揮霍發展的了。
而空軍方面,因為不再需要生產高射炮這類防御型的兵器,也拿出了不少產能,轉移到了飛機生產上。
其實陸軍也收益到了不少——僅僅因為大西洋壁壘計劃取消,節約下來的人員和物資,就夠勃勞希契過年的了。
更讓人欣喜的是,這些新增的兵力,其實是有物資彈藥以及油料的補充的。
德國不再被從未滿足過的石油制品掣肘,不用再節約自己的油料補給,來計算自己的攻擊距離。
所以,當前線的各種坦克殲擊車還有突擊炮以及坦克總數加起來甚至有可能達到15000輛的時候,德國的鋼鐵洪流,沒有人不懼怕。
現如今,古德里安裝甲集群正在想莫斯科方向猛攻,距離那里也是越來越近。
進攻的正面,第一裝甲師沿著公路正面向莫斯科方向施壓,而側翼是501裝甲營還有兩個裝甲擲彈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