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摔掉了手里的電話,伏羅希洛夫元帥在自己的地下掩體內來回的兜圈子,不知道心中在想什么。
要知道,列寧格勒也是他最后的底線了。斯大林不允許他繼續后撤自己的指揮部,所以一旦列寧格勒成了前線城市,他和布瓊尼的下場沒有什么兩樣。
“也許……是海上?”參謀長看著自己的長官,開口提出了自己的推測。
“海上?戰列艦?該死!”聽到有人提起這個可能,伏羅希洛夫元帥也意識到了這種可能性。
確實,也只有海上的炮擊,才能有如此巨大的威力了。但是這可不好阻止,畢竟蘇聯的波羅的海艦隊,可是一個無法拿得出手的艦隊。
兩艘只能充當炮艦的老式戰列艦,和德國戰列艦一比,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理想中的新式戰列艦蘇聯級,現在還在船臺上鋪龍骨呢——這種情況下,也只能用潛艇或者飛機想想辦法了。
思來想去,飛機是不用想了,起飛的飛機飛不到芬蘭灣,就要被德國戰斗機擊落。
剩下的選擇,最可靠的就是蘇聯的潛艇了。可惜的是,因為缺少零件,蘇聯海軍的潛艇損壞率真的是讓人嘆為觀止。
可不是嘆為觀止么?蘇聯在二戰之前,有上百艘潛艇。這個數字是德國潛艇數量的二倍還多。
結果呢?比較德國潛艇和蘇聯潛艇之間的戰績,就知道蘇聯的潛艇投資,似乎并沒有得到十足的回報。
加上蘇德開戰之后,德軍節節勝利,蘇聯越來越多的生產資料被集中到了更需要補充的陸軍,海軍拿到的物資也就更少了。
和陸軍不太一樣,海軍可是一直都是一個技術和訓練支撐起來的兵種。
空有兵力數量,沒有嚴謹的訓練和充足的物資支撐,是無法建設期一個強大的海軍的。
這也是為什么看上去強大的冷戰時期蘇聯海軍,迅速崩潰最終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的主要原因。
同樣,這也是為什么滿清北洋政府還有孱弱的民國,都無法建立起自己的海軍的主要原因。
種種原因這樣疊加起來,現在能夠完整出航的蘇聯潛艇屈指可數,所以蘇軍對外海上炮擊列寧格勒的德軍艦隊,幾乎沒有任何辦法。
“讓海軍想辦法!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伏羅希洛夫元帥只能硬著頭皮讓海軍出擊,解決外海的麻煩。
然后,他看向了自己的參謀長:“另外,讓空軍也想想辦法吧,畢竟,如果可以擊沉德國的一艘戰艦,對士氣的振作,也是有好處的。”
現在他只能孤注一擲,用上所有能想到的辦法了——如果任由這些381毫米口徑的巨炮轟下去,列寧格勒可就真的要不復存在了。
“我明白了,元帥同志!”參謀長點了點頭,然后就走出了伏羅希洛夫的辦公室,去聯絡空軍和海軍方面的將領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