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幾乎沒有能夠遠程攻擊水面艦艇部隊的轟炸機部隊,空軍能夠針對水面艦艇部隊實施的攻擊,百分之八十都來自于斯圖卡。
斯圖卡可以充當俯沖轟炸機,也可以客串一下水平轟炸機,甚至改裝之后可以攜帶魚雷。
但是這種飛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航程相對而太短太短了。它無法實施縱深轟炸,也無法執行遠程攻擊任務。
ju-88轟炸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個缺點,可是因為時間短暫的關系,ju-88部隊飛行員對海攻擊經驗非常有限。
而且攜帶了炸彈的ju-88實際上飛行的距離也不太遠,完全無法和加裝了內部油箱了的ju-88偵查型號相提并論。
所以,英國機場起飛的ju-88除了能夠遠遠的跟著英國艦隊,匯報這支艦隊的行蹤之外,幾乎無法發動攻擊。
當然,對于處于強勢期的德國艦隊來說,只要跟著保持偵查,也就足夠了。
呂特晏斯率領艦隊咄咄逼人,在3月7日,也就是《英德停戰協定》簽署的第二天,已經切入到了菲利普斯艦隊的航線內側。
他現在有5節的航速絕對優勢,所以無論是戰是追,都顯得游刃有余。波濤洶涌的大海上,德國艦隊破浪而行,雙方艦隊的距離正在逐漸拉進。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德國人的飛機一直跟在我們身后,誰也不知道德國人的艦隊什么時候到來。”一名軍官煩躁不已的抱怨道。
比起真正交戰起來,漫長的等待更摧殘人們的心志。戰斗不知道什么時候爆發,才讓人更加緊張。
“繼續右轉舵15度!將航向調整到正西!如果德國的艦隊正在追過來,那就讓他們追吧!”菲利普斯思考了一下,決定繼續更改航線。
能做的事情菲利普斯已經都做了,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耐心的等待,等待德國艦隊出現的那一刻了。
只要他的航線可以繼續向西,距離安全的地區也就越近。一旦靠向美國,德國的攔截也就不攻自破了。
“通知所有的防空單位準備作戰!我倒是不擔心德國人的艦隊逼上來,而是擔心德國人用戰機發起突襲。”見識過德國海軍航空兵的菲利普斯,最擔心的還是自己艦隊的防空。
本身羅德尼號戰列艦就不是正經的戰列艦設計。為了符合條約級戰列艦的要求,它采取了所有主炮都在戰艦前方的奇葩設計。
如果和法國戰列艦一樣,采用雙炮塔的設計,好歹還可以在設計上保持接近合理的體態。可羅德尼號戰列艦采用的是三炮塔設計,所以外形就更加另類。
另類的戰艦,也就在其他次要火力配置上存在更多的漏洞。羅德尼號戰列艦的對空火力明顯集中在船尾,船頭和中部都只有小口徑武器。
這種奇葩的造型讓羅德尼號獲得了最大的淺水炮船的美譽,自然也給它帶來了防空火力嚴重不足的缺陷。
改裝之后的羅德尼號還算勉強有些對空武器,可改裝之前的羅德尼號,就真的可以算是對空孱弱的可憐蟲了。
也正因為如此,菲利普斯非常擔憂他的戰艦在這個時候出問題,竭盡全力的正在避免與德國艦隊遭遇。
讓人遺憾的是,與德國人的艦隊不同,他既沒有優秀的艦載機來幫他提供遠程的偵查預警,也沒有雷達來提供中距離的偵測。
在大海上漂泊,英國的艦隊這個時候就好像是一個瞎子一樣,根本不知道自己周圍發生了什么。
與此相反的是,呂特晏斯現在知道一切敵情,甚至連英國海軍再一次轉換了航線,都已經一清二楚了。
他的ju-88偵察機一直跟在菲利普斯的身后,提供著最直接的早期偵查預警。
現在,雙方的直線距離,實際上已經進入到了呂特晏斯的攻擊范圍。可是他不想逼迫菲利普斯加速,還想要盡可能的拉近雙方的距離。
當然,天氣預報部門給出的預測,是大西洋區域這幾天會有一場降水,這也讓呂特晏斯比較擔心。
他害怕突然而來的強降水,會影響到他的飛機。畢竟這一次的任務,還是要依靠艦載機來執行。
比起英國海軍艦隊來,德國海軍艦隊一直到現在都害怕面對面的直接沖突。
戰列艦開到20公里左右的距離上互相開火,用火炮攻擊對手這種事情,呂特晏斯甚至是海軍最高司令官雷德爾,都是非常抵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