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中,一輛美國的m3lee坦克扭曲著自己的身形,在公路上小心翼翼的行駛著,一輛跟著一輛,沿著公路緩慢的前行。
萊曼甚至能夠感覺到自己頭頂上,敵人坦克履帶碾動土壤發出的輕微顫抖。而他的身邊,一名反坦克步兵已經把集束手雷,丟進了這輛坦克的履帶之中。
然后,巨大的爆炸讓捂著耳朵的萊曼都感覺到了天旋地轉。而周圍更多的槍聲響起,更多的鐵拳火箭筒飛出來,讓英國坦克一下子陷入到了火海包圍之中。
“轟!”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炸,一輛美國援助英國的坦克被炸上了天空,更遠的地方,一輛英國坦克起火燃燒,沖下了路基撞斷了好幾棵大樹。
夜間作戰,本來就不是裝甲部隊的強項,更何況此時此刻英國的裝甲部隊還沒有步兵的掩護,陷入德國傘兵的圍攻,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為什么英國坦克部隊不用步兵掩護呢?因為攔在德軍附近的英國步兵,都已經被擊潰了。
而等不及收攏這些潰兵的英國裝甲部隊,不得不獨自行動,試圖反擊并且奪回已經被德軍控制的大片地區。
這些地區包括一條從坎特伯雷到多佛爾地區的道路,還有一條道路是連接阿什福德到福克斯通的。
沒有了這兩條道路,英軍要想增援海灘,就只能繞很大一圈,而繞路的時候如果德軍繼續擴大自己的陣地,那么有可能繞路也會撞上德軍防線……
更何況,英國裝甲部隊其實也沒有認為德國傘兵能夠頂住他們的攻擊,因為步兵對抗坦克畢竟天生吃虧,尤其是在荒郊野外的時候。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部隊更不可能浪費時間繞路去海灘了,他們得到的是消滅德國傘兵的命令,當然要堅定不移的執行。
可是,現實是非常殘酷的,萊曼跳起來開始進攻的時候,發現一輛m3lee坦克的艙門被人從里面掀開。
然后,在漆黑的夜色下,一個可憐的英國坦克兵,渾身上下燃燒著火焰,不停的扭曲拍打,吼叫聲和厲鬼一般,讓人毛骨悚然。
很快,這個可憐的人就不再叫喊,他抽搐著倒下,變成地面上燃燒著的一團焦炭。
遠處,發現自己被攻擊了的英國坦克正在拼了命的開火,包括75毫米大炮在內,所有的武器都在噴吐著火舌。
一排子彈打在了萊曼的身邊,差一點打中他的靴子。一張一張面孔被燃燒爆炸掀起的火焰照亮,戰斗一下子變得激烈起來。
又一枚鐵拳火箭筒劃著彎彎曲曲的直線飛向目標,在黑夜里顯眼無比。然后不知道撞上了什么,迸發出一片火光。
這個時候光芒才照亮那輛被擊中的英國裝甲車,火箭彈穿透了鋼板,一下子就讓裝甲車癱瘓了下來。
公路上到處都是燃燒著的坦克殘骸,道路兩側是德國傘兵的尸體。雙方在這里激烈的交戰,誰也不愿意后退一步。
英軍知道這是他們最后的機會了,如果不把這些德國人趕回對岸去,他們就要失去自己的國家了。
而德國傘兵從來就沒有后退的習慣,他們從戰爭爆發到現在,一路勝利所向無敵,哪里肯在這個時候認輸?
“突突!突突!”萊曼對著一輛正在噴射著火舌的英國坦克炮塔打出了一彈匣的子彈。
子彈在對方的裝甲上撞擊出一片火星,留下了輕微的彈痕,卻無法擊穿厚實的裝甲。
然后,在這輛坦克的炮塔轉向萊曼的時候,一枚鐵拳火箭彈就撞在了這輛坦克的側面。
垂直的m3lee側裝甲輕而易舉被擊穿,然后里面的汽油燃燒起來,炮彈跟著殉爆。又一團火焰炸起,又一輛英軍坦克被擊毀。
“側翼來的消息,英國的坦克實在是太多了,他們的陣地差點被突破了。計劃更改,我們現在必須守住陣地,掩護友軍第三師的行動。”一名士官冒著槍林彈雨跑過來,將作戰命令傳遞給了前線作戰的士兵。
聽到了這個命令之后,看著公路上正在燃燒爆炸的英國坦克殘骸,萊曼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向2號伏擊陣地撤退!通知到每一個人!”
……
在英國陸軍的指揮部內,迪爾爵士已經焦頭爛額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了——他命令坦克部隊反擊,可坦克部隊沒有能夠向海岸地區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