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意大利不顧外交局勢,對南斯拉夫與希臘宣戰(zhàn),蘇聯(lián)與德國的邊境變得更加緊張起來。
緊張的氣氛蔓延到整個波蘭占領(lǐng)區(qū),甚至連原本的一部分德國的東部地區(qū),都開始戒嚴。
一列接著一列的火車,準時從德國各個地區(qū)出發(fā),帶著各種各樣的軍用物資,開向了蘇德邊境地區(qū)。
有些火車上是棉被還有帳篷,有些是軍裝還有飯盒等生活用品。數(shù)百萬大軍集結(jié)在邊境地區(qū),每天的開支都是巨大的。
包括牙膏還有刮胡子用的膏劑,香煙還有香皂,糖果還有酒水,都成了炙手可熱的消耗品,每天占用著鐵路寶貴的運力。
永遠不要小看一支部隊消耗物資的多樣性,連木板油漆釘子還有白紙,前線的部隊都有需求。
冬季眼看著就要來臨,德國國防軍為前線的部隊準備了臨時套在灰綠色軍裝外面的白色罩衫。這些罩衫多達一百萬套,運往前線堆積如山。
站在忙碌的火車站站臺上,魏特曼茫然的看著自己身邊忙碌的工程兵們,正在把一輛噸位驚人的坦克,固定在平板車皮上。
豹式坦克在設(shè)計的時候,充分參考了道路橋梁的承載能力,41噸的自重只比大多數(shù)橋梁要求的36噸最高重量多了5噸,略微加固橋梁之后就可以通過。
這樣的通過性,雖然已經(jīng)讓德國工程兵們詬病不已,卻比歷史上的虎式坦克要強得多了。
當然,現(xiàn)在沒有比較,大家依舊在抱怨著。魏特曼就聽到了不遠處的工程兵,一邊抱怨著,一邊固定著眼前的豹式坦克。
忙碌的車站內(nèi),還有背著行囊等著上車的普通步兵,這些士兵隔著欄桿好奇的看著平板車皮這邊,似乎想要看清楚被帆布罩著的坦克,究竟是什么模樣。
可惜的是,因為有厚重的帆布遮蓋,除了寬大的履帶之外,這些步兵們什么都看不到。
魏特曼所在的站臺,因為是裝備專用的站臺,所以并不擁擠。他大手指頭插在自己的武裝帶內(nèi),如同掐著腰,等待著上車的命令。
這列火車馬上就要發(fā)車了,最后一輛坦克已經(jīng)被裝載到了車板上。另一邊的站臺上,步兵們都上了火車,原本擁擠的站臺一下子空了大半。
為了方便運輸,和管理簡單,士兵在乘坐火車趕往前線的過程中,是不會分發(fā)武器的。
他們的武器還有其他裝備,都要統(tǒng)一到前線去領(lǐng)取。這些士兵擁擠在車廂內(nèi),說說笑笑,一點兒也不像要去前線的樣子。
一名胸口上帶著月牙形胸牌的鐵路護衛(wèi)兵走了過來,遞給了魏特曼身邊的1連連長一份記錄,表示這些重型裝備,在這個小站已經(jīng)全部裝車了。
魏特曼這一個連的士兵,都是從柏林坐火車來到這個小站的。他們的坦克自然都留在了柏林郊區(qū)的訓練營區(qū)。
他們奉命到這里接收新的裝備,然后帶著這些裝備,到第1裝甲師去報到。
這個第1裝甲師,就是大名鼎鼎的武裝黨衛(wèi)軍第1裝甲師——阿道夫?希特勒警衛(wèi)旗隊裝甲師!
在李樂的干預(yù)下,原本被擴充成裝甲步兵師的這支部隊,現(xiàn)在接收了最新型的坦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裝甲師。
現(xiàn)在,這個裝甲師還沒有轉(zhuǎn)型完成,它只有一個剛剛到位的汽車補給營,還有一個裝甲車與汽車混編組成的師部。
而現(xiàn)在,魏特曼所在的坦克連,負責押運到前線去的45輛新的豹式坦克,就是這個裝甲師接收的第一批真正的坦克。
顯然,接收了足夠數(shù)量的豹式坦克的黨衛(wèi)軍第1裝甲師,會成為名副其實的東線戰(zhàn)斗力最強的裝甲部隊。
“請您簽字!我們要做記錄的。”那名鐵道護衛(wèi)兵遞給了1連連長一支筆,指了指記錄上簽名的位置,開口說道。
1連的連長剛才看到了自己的裝備都被裝上了火車,滿意的點了點頭,在記錄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簽完了自己的名字之后,抬腿就走向?qū)iT為他們準備的車廂。那里要比前面的步兵車廂寬敞一些,至少不會有那么擁擠。
魏特曼跟在連長的身后,踩著比站臺還高至少三十厘米的火車上的梯子,鉆進了木板做成的車廂。
看了看木板做成的座位,已經(jīng)因為頻繁使用被磨掉了油漆,露出了里面的木頭本色。
雖然火車車廂里的裝修并不好,可還算干凈整齊——也確實沒有什么凌亂的可能,這里根本就沒有什么可以活動的東西。
上了車的魏特曼坐到了屬于他的那一段座位上,對面坐著的是另外一輛坦克的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