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的高度僅僅只有2米而已,加上頂部的高射機槍,也只有2.17米的高度。
前方采用了60毫米厚的裝甲,傾角達到了60度!車體下方同樣是60毫米厚的裝甲,傾斜角度是40度。
如果只是看車體前方布置的裝甲,那這輛坦克殲擊車甚至擁有堪比4號坦克的裝甲了。
可事實上卻并非如此,這種坦克殲擊車的其他方向上,裝甲厚度簡直慘不忍睹——車體側面厚度20毫米都不到,后面和頂部只有10毫米厚。
這讓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在正面以外的地方,只能防御子彈和炮彈破片,根本無法阻擋穿甲彈的攻擊。
當然,所謂有舍就有得,追獵者使用一臺功率并不強大的160馬力發(fā)動機,就讓它可以跑出40公里的公路時速。
相對于公路時速來說,越野參數(shù)就顯得有些慘不忍睹了:因為車體重心的問題,這車只能維持每小時17公里的越野速度。
另一個讓高層滿意的“優(yōu)勢”,是追獵者便宜的造價。盡管使用了價格比較貴的50毫米口徑反坦克炮,可是追獵者依舊比38t坦克便宜,而且便宜了不少。
它節(jié)省工時并且結構簡單,很多并不專業(yè)的學徒也能生產(chǎn),最終省下的成本幾乎可以再造一輛這樣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我認為這種東西,就是一種倒退。”一邊撫摸著追獵者坦克殲擊車模型上冰冷的鐵板,這個工程師一邊感嘆道。
他親自參與了這輛坦克殲擊車的設計,整個設計過程就仿佛是在被人用槍頂著腦袋在趕工一樣。
車輛重心不穩(wěn)?沒問題,湊合一下,只要能開就可以了!裝甲厚度不足?沒關系,反正比起沒有來說,已經(jīng)不錯了!
在一個一個被德國工程師視作難題的問題被直接丟開放棄掉之后,一條康莊大道就這么出現(xiàn)在了眼前。
“倒退?”一個軍官走了過來,同樣撫摸著眼前的這輛便宜到家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它簡直就是一個天才的作品!”
“什么?你說這個肥皂盒很好?”德國的工程師簡直就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竟然有人認為,一種根本沒有經(jīng)過認真設計,從頭到腳都透著一股偷工減料氣息的作品,是一個劃時代的天才作品。
“先生,如果是給坦克部隊裝備這種武器,那這武器絕對是最糟糕的垃圾了。”那軍官笑著對面前的工程師開口說道。
工程師和他身邊的工人學徒們都沒有說話,因為這軍官說的就是他們剛才得出的結論。
可是為什么,這個軍官在贊同他們說法的同時,又說這個武器是一個天才的作品呢?
“可是這種武器并不是給裝甲部隊研制的。”那軍官沒有拖太久,就自己揭開了謎底。
“它是為步兵提供廉價的坦克替代品的選擇。”一邊撫摸著冰冷的鋼鐵,這個軍官一邊一臉滿意的看著這個巨大的“元首玩具”。
顯然,他對這個元首的玩具非常滿意,因為這個武器是陸軍廉價自行反坦克炮項目的“終極產(chǎn)物”。
給步兵裝備的武器,用不著很精致,因為精致的東西,那些步兵也用不習慣。
他們需要的是大量的,廉價的,可以隨便使用不怎么需要維護的簡單裝備。
只要性能上夠用,比原來手里的武器更好用,那這就是步兵最歡迎的先進武器了!
原來步兵手里有什么?37毫米口徑的反坦克炮,人送外號開罐器——嘲笑它只能開罐頭鐵,根本打不穿敵人的坦克。
而且這種武器還是牽引式的,需要汽車來拖著走,沒有汽車的時候就需要騾馬拉著走,進入陣地的時候甚至只能靠士兵推著走!
在這種前提下,元首給步兵提供了另一個選擇:更兇狠的穿甲火力,擁有基本的裝甲防護,還可以自己前進,必要時候甚至可以客串坦克使用……
還有比這還天才的選擇么?當陸軍的將領們聽說自己會在未來大量裝備一種帶裝甲的自行反坦克炮的時候,沒有人覺得這種裝備設計的那么不好。
他們看到的,都是這種武器的神奇——能在500米距離上有效和敵人坦克交戰(zhàn),還可以伴隨步兵進攻防守!
什么?你說這武器太簡陋了?我的上帝……你把它看成是一門不用推著走還有360度裝甲防護的反坦克炮,是不是瞬間就覺得它高大上了?(未完待續(xù)。。)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