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有那么一刻,所有人是如此的期待黑暗。
也從未有那么一刻,人類是如此的窘迫,以至于只有十二余萬人承載著所有人類的延續。
在這一刻,希望號穿過了凝聚的星云物質,駛入了正常的漆黑宇宙空間里,在這一顆,所有的人,包括姚源,包括黑星小隊成員,包括張恒與杰威力,包括軍人們與科學家們,包括技術人員與工程師們,包括了十二余萬民眾們,每一個人都是那種深深松了口氣的感覺。
在這航行于星云物質中的幾個月時間里,正如姚源所設想的那樣,既然無法鎮壓,也不能鎮壓,那么就把這些民眾吸納到希望號的統治階層里,換之,要讓民眾有這么一個認識,希望號是所有人的希望號,而不是希望號政府,與希望號民眾這樣的隔離兩位性認知。
所以給了希望號幾乎所有民眾以工作,分配了住宅區,又將一些秘密漸漸告訴了民眾們事實上,根本不需要特意透漏,這些民眾已經把工作深入到了希望號的方方面面,包括物資管理方面,當然了,大部分緊要物資都是由軍方獨立管制。
但是這并不影響民眾的推測,十二余萬人中,聰明人多的是,事實上,這十二余萬人幾乎沒一個傻子,想一想吧,或許一個兩個所謂精英,可能是自大的傻瓜或者看不起人的白癡,但是十二余萬精心挑選出來的精英,若是低估他們的智商,那么低估的人才真正是白癡。
事實上,即便是之前沒有進行行業與住宅改革前,已經有些聰明人猜到了希望號可能出現了些意外,當然了,這些事不必深究關鍵的是,目前當民眾的各個行業深入到了希望號整體,除了第五層,第六層需要職務或者批條才能夠進入以外,或者如晶石反應堆這樣由軍隊把守的地方以外,別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隨意進出。
正因為如此,這些民眾在這幾個月的航行中,也已經大約推測出了希望號所攜帶物資的多少,也基本計算出了希望號在虛空中的生存時間,雖然可能與實際數字相差了一兩年,但是差別不會太大,換之,希望號最多只能夠繼續航行五年左右,這已經基本成了十二余萬民眾的共識。
不過這樣的推測是緩慢的,在幾個月時間里逐漸讓民眾知曉的,而且是讓民眾慢慢接觸到希望號,而且職務也深入到希望號之后,由他們自己去知曉的,結果正如姚源所預料的那樣,與其鎮壓,不如吸收,當變成所謂的“自己”人后,那么自己人總是會維護自己人的。
接下來希望號的情況也正是如此,食物浪費的情況得到了最大的降低,日能量消耗也比往常少了數個百分點,有職務的人們爆發出了最大的工作熱情,整個希望號一片井井有條,仿佛這不是在宇宙中苦苦求存的人們,而是那種新生發達國家爆發出的活力潛力一般。
當然,明眼人都知道,這種熱情與克制維持不了多久,若真的到了最后的關頭,恐怕絕望什么的也可能會出現
但是希望來得如此突然,在星云物質中航行了數個月時間后,本來看向周圍一片黯淡藍色的茫茫然,這樣的情況已經被所有人所習慣著時,忽然間,黑暗但真實的宇宙空間已經出現在了眼前。
這是一處初生的恒星系,此刻希望號已經離開了星云物質,各種探測手段已經可以使用出來,因為當初沙漠星球的緣故,剛一離開星云物質后,希望號便減速緩行,乃至最終暫停于了宇宙空間里,接下來便是各種各樣的探測手段,對于這處恒星系的探測。
探測結果在當天晚上,也即是地球時間晚上八點左右完成,歷時一共九小時左右,接著,所有的信息便匯總到了大會議室里,這里正是姚源與眾多科學家們討論的地點。
“這是一個新生代的恒星系,這個星系的恒星,剛剛從原恒星進入到主序星階段,事實上,我們根據恒星后方的星云物質推測,這顆恒星很可能正處于原恒星與主序星的中間階段,可以說,這是一顆年輕得過分的恒星?!?
一個星體科學家,正拿著一份報告在臺上仔細說著。
所謂的恒星的誕生,目前人類科學界所公認的推測是,星云物質的極度凝聚,就如希望號之前所在的那片濃密星云物質中一樣,普通的星云物質往往擴散開來有數光年,甚至數十光年的范圍,從極遙遠去看,自然看起來仿佛云霧一樣,但真的身在其中時,卻根本無法用肉眼看到任何物質與顏色,甚至那種擴散幾十光年范圍的星云中,宇宙空間的原子粒子含量,比人類科技所能夠制造出來的真空環境更要少得多,完全可以直接認定為真空。
而要達到用肉眼可以看到茫茫一片,而且直接呈現出黯淡藍光的程度,這已經直接說明了星云物質的凝聚,而且是凝聚到了極高狀態的程度,而這樣的狀態,正是人類科學界所認知的恒星形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