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十六人,徐徐的....三個月內。全部調往別處,無關緊要之位!”
又是一日盛夏,酷熱難當。
督軍府的公事房中,擺著碩大的冰盆。
李景隆一身單衣,面若沉水,仔細的看著對面,沐英放在他面前的一份名單。
只是掃了幾眼,他就在其中發現了許多熟悉的名字。
這些人或是藍玉曾經的裨將,或是一手提拔起來的將校。
總之,都是藍黨!
“記著,別太急,但也不能太慢!”
沐英又沉聲道,“三個月內....”
“三個月?”
李景隆心中暗道,“為何一定要在三個月之內呢?”
忽然,他有些想通了。
三個月足夠藍玉把四川的叛亂平定,然后班師回京。
等藍玉回到京師,就成了光桿司令。
屆時,他的生死還不是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間?
他為何一定要死?
其實原因很簡單,藍玉應該是忠心的,但他的黨羽以及軍中勢力,吳王駕馭不住。
六十五歲的朱元璋不能冒這個風險!
“那....”
李景隆沉吟片刻,“伯父,侄兒看..這些人大多是在京諸衛的指揮使,都罷了的話,誰來補任?”
“先讓,其他的以后再說!”沐英又道。
“好!”
李景隆點頭,他不經意的抬頭,卻愕然發現,沐英的臉色不大好。
眼眶記是淤黑,嘴唇干癟呈青.....
“伯父!”
李景隆低聲道,“您的臉色可不大好..”
“無礙的!”
沐英拍拍李景隆的肩膀,嘆口氣,“等這些事都過去,好好歇幾天就好了!”說著,他頓了頓,“我感覺,你和殿下好似不大親近?”
他口中的殿下,除了吳王朱允熥還能有誰?
“您哪的話!”李景隆忙笑道,“侄兒巴不得整日跟三爺親近呢!”說著,他搖頭道,“是....自從太子沒了之后,涼公等人整日圍在三爺身邊。您也知道,侄兒跟涼公不大和睦!”
“你是自已家人!”
沐英正色道,“別管誰在殿下身邊,你都是自家人!”說著,他板著臉,“還有,以后不許叫三爺,要叫殿下!”
說到此處,他微微嘆息道,“下個月,皇上會昭告天下,殿下正位東宮。”
然后,他站起身來,“往后殿下要用到你的地方多,你要比太子在的時侯還要勤勉。”
“伯父是要走了嗎?”
李景隆笑著起身相送,“要不,就留在侄兒這吃飯吧!”
“不了,還有公務!”
說著,沐英走到門口忽然轉身,意味深長的說道,“靖寧侯葉升.....因大不敬之罪,在河南被捉,我奉旨查辦!”
~
沐英走后,李景隆陷入沉思。
倒不是因為沐英最后跟他說的那句,葉升被問罪的話。
而是他陡然之間,似乎找到了一條線索。
靖寧侯葉升是藍玉的親家,兩個人的關系非通尋常。但葉升,可不是出身淮西勛貴。他早年是南方紅巾軍彭瑩玉天完政權一脈,隸屬于盤踞廬州的左君壁麾下。
其實如今的大明軍侯,在軍中分成三個勢力。
最大的勢力,自然是根正苗紅的淮西勛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