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心念一轉,又笑問道:“璟公口音怎么有點不一樣?”
還是難劉璟的口音問題,這是逃不掉的坎,連劉表也疑惑地看了劉璟一眼,剛才他也聽出劉璟說的不是家鄉話。
一般而,少年時代是一個人的成型期,相貌、性格乃至口音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一但成型就很難再改。
所以這個問題,劉璟和伍修專門商量過,有了應對之策,劉璟便笑道:“我在泰山腳下讀書,六年來跟隨師父云游四方,行萬里,讀萬卷書?!?
蔡瑁卻不肯放過他,又故作驚訝地問道:“不知令師何人?”
劉璟本來想說,一個不知名的士,不足掛齒,不過,這里面還是有漏洞,萬一劉表有了興致,考校他問,他就露陷了,劉璟不由有點緊張起來。
不等劉璟開口,孫乾便笑道:“這個我倒知道,璟公拜泰山名士吳襄為師,吳襄是我故交,可惜一帶英才,竟在去年染病而亡,可惜啊!”
孫乾和劉璟一過來,知道劉璟肚里沒有什么孔孟問,他主動替劉璟解釋,明顯是為了報答剛才劉璟替劉備的美。
泰山名士吳襄劉表也有所耳聞,是個出了名的不喜讀圣賢書之人,號稱泰山鬼才,專門研究些土木工器。
劉表聽說侄兒竟是拜吳襄為師,他心中著實有點不高興,不過這樣一來,劉璟口音問題也隨之一揭而過。
劉璟是家事,孫乾卻是國事,此時,劉表更關心劉備的情況,他略略傾身問道:“不知我玄德賢弟現在何處?”
蔡瑁的眼睛里也緊張起來,注視著孫乾,劉備的到來事關荊襄前途,不容他不關心。
旁邊劉璟卻暗暗慶幸,幸虧是跟孫乾同來,這便使得劉備的大事分散了劉表和蔡瑁的注意力,他最擔心的口音問題就這么輕描淡寫揭過了,不能不說是一種運氣。
但他心中卻有另一種不安,難道孫乾猜到什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