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總統府東側的參謀部大樓內,陳敬云毫不客氣的坐在了原本屬于參謀部總長馬成的位置上,而馬成則是在一邊站著,而兩人的正對面是作戰司司長趙之科少將,另外還有參謀部新任作戰次長宋俊鵬中將。
站在陳敬云身邊的這三個人乃是參謀部里頭的三個最為重要的實權人員了,參謀部總長馬成不用說,數大上將之一,而參謀部作戰兩個次長中,常務次長雖然也是中將銜但是并不管理作戰事務,做的更多是行政方面的工作,所以并不算位高權重,而作戰次長卻是配合參謀部總長策劃作戰戰略的,所以這個位置極為重要。而作戰司就更不用說了,參謀部下屬各司里頭的第一司,是所有少將都想要坐上的位置,擔任過作戰司司長后基本就代表著可以繼續往上升了。
“根據鄂木斯克那邊空軍的偵查情報,蘇軍這次僅僅在鄂木斯克地區就匯集了超過八十萬的兵力,此外在鄂木斯克北部還有一支偏師,人數也不少至少有十余萬人。此外在鄂木斯克南部地區也就是新疆以西的卡拉甘達地區的蘇軍也有異動,至少有著五萬余人的蘇軍,其中大部分都是騎兵部隊。”趙之科少將正在向陳敬云解說著俄國方面的最新情況:“從昨天早上開始,卡拉甘達的我軍邊防騎兵部隊就是和蘇軍進行了小規模的交火,而到了昨天下午,鄂木斯克北部地區的俄羅斯國防軍也是遭到了來自蘇軍的小規模進攻,而今天凌晨時分,蘇軍是正式撕毀了臨時停戰條約,在鄂木斯克方向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而俄羅斯國防軍目前的部署是,鄂木斯克內有俄羅斯國防軍的第一集團軍、第五集團軍、第六集團軍、第七集團軍以及第二騎兵軍,約有四十萬。在鄂木斯克北部到塔拉地區,是俄羅斯國防軍第三集團軍、另有第第七騎兵師。總兵力約十萬余人。在鄂木斯克南部到巴普洛達爾一線是俄羅斯國防軍的第二集團軍、第四集團軍、第一騎兵軍,總兵力約十三萬人。此外在鄂木斯克后方還有第八集團軍、新西伯利亞還有第九集團軍。以上就是目前俄羅斯國防軍主力的部署!”
俄羅斯國防軍的兵力并不多,最高峰的時候才一百萬人,去年簽訂了臨時停戰協議后,俄羅斯國防軍也才有時間進行了編制的整編以及裝備的正規化,因為和中國部隊聯合作戰的因素,加上俄羅斯共和國自身沒有足夠的工業能力,大部分軍械都需要購自中國,所以考慮到后勤通用化,已經是放棄了使用俄國標準口徑,而是全面轉化為中國口徑,即步槍使用6.8毫米,火炮使用75毫米、105毫米、155毫米。不過前俄國時代開發的122毫米榴彈炮因為性能出眾加上有大量的庫存所以并沒有撤銷,加上俄國新西伯利亞、中亞地區地形良好,不影響122毫米的機動使用,所以中國駐俄部隊也不用和國內地區的部隊一樣刻意追求火炮的輕便性,,所以也是裝備了不少122毫米榴彈炮,不但俄羅斯國防軍裝備,就連中國駐俄部隊也是批量裝備了不少的122毫米榴彈炮。
在編制上也是采取了三團制的小師編制,和當年列強中通用的一師兩旅不一樣,整編了高達五十個師的部隊,其中騎兵數量極多足足有八個師之多,大部分都是從蘇俄控制區中套過來的哥薩克部族中招募的,這些騎兵和步兵以及炮兵等兵種加起來,俄羅斯國防軍的總兵力大約在八十萬人左右。這對于一個人口數量只有一千萬出口的俄羅斯共和國來說已經是極限了,基本上采取了全民兵役制,所有的男性都必須服役才能維持這個規模的部隊。
而以俄羅斯國防軍這八十萬兵力要想擋住蘇軍的數百萬兵力是很難的,必須要的有著大量的中國部隊進行協防,這也是中國駐俄部隊數量始終超過二十萬的原因,因為中國駐俄部隊并不擔任前線的主要作戰任務,比如在鄂木斯克方向中國的第七軍就是駐扎在卡拉欽斯克,而第六軍更是在新西伯利亞、貝爾加湖一帶,中國駐俄部隊已經是代替了俄羅斯國防軍維持國內治安和和平的力量了。
同時在新疆西部的哈沙克地區,由于俄羅斯國防軍兵力緊張,主力都集中部署在鄂木斯克方圓數百里內,所以南部廣闊的哈薩克地區就只能讓中國部隊應對了,只不過這一方向上蘇軍也沒有什么主力部隊,左右不過幾個師而已,所以中國也只是在卡拉甘達部署了一個步兵師和一個獨立騎兵團而已。
總體來說,中國駐俄部隊的兵力雖然不少,但是對蘇作戰的話主力還是俄羅斯國防軍,中國駐俄部隊擔當的更多是次要戰線以及維護后方穩定的任務。
基于這種情況,所以蘇軍在今天凌晨時分在鄂木斯克發動的大規模進攻中,基本也都是和俄羅斯國防軍交戰,至于中國駐俄部隊只是在卡拉甘達地區和蘇軍進行了小規模交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