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目前日軍在朝鮮一共有著七個師團,旅順又一個師團再加一個混成旅。而在朝鮮的七個師團中,一個師團剛從釜山登陸,另外一個在平壤一帶,此外朝鮮東北部還有一個,所以在新義州、義州郡只有四個師團以及若干獨立騎兵、炮兵等部隊,總兵力約十萬人。這十萬人還分散到了方圓數十里的戰線里頭。
而日`本第二軍四個師團所面對的是中國陸軍第八軍以及第十軍部分部隊,直接面對的中國兵力就是超過了八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以及四個炮兵旅,總兵力超過十五萬。
在兵力的數量上中國一直都占據著優勢,日`本陸續增兵但是中國也在繼續增兵。
如今義州郡那邊又出現了一個中國人的裝甲集群,而這個裝甲集群可是高達三個師總兵力超過了四萬人的龐大兵力,不算裝甲集群里頭的那些坦克,單純是兵力上就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兵力上處于劣勢的日`本雖然一開始的時候還抱著一個日本兵可以打十個中國兵的態度,但是在丹東激戰一個月后早就把這種心思給放下了,那日本人雖然狂妄了些但也都不是傻子,能夠打贏甲午和日俄戰爭的日`本將領可不是什么庸才,日軍里頭的高級軍官素質要遠勝陳敬云手下的這支國民軍。
所以日軍在丹東激戰的這一月里頭沒有出現抗戰影視劇里頭的那種不堪場面,相反日軍打的是相當不錯,要不然也不能夠以十萬不到的劣勢兵力就擋住第八軍和第十軍十五萬兵力的進攻了,要知道實際上這年頭中國在東北戰區的部隊在火力上甚至是超過了日`本方面的,東北戰區里頭因為局勢緊張,所以軍事物資都是優先補充,中國陸軍里頭為數不多的幾個1922年編制的步兵師全都在東北戰區,更別說東北占據里頭還集中了中國十個炮兵旅中的七個之多。
只是日`本陸軍雖然在傳統`戰事上表現良好,但是依舊有著他們的局限性,而這個局限性就是表現在了坦克應用方面來。
戰前日`本已經是預料到中國會派遣大量坦克參戰,所以不但有著第六師團這個大量裝備了反坦克武器的師,而且還臨時組建了好幾個反戰車大隊配屬朝鮮方面。只不過日`本對于坦克的認識依舊來之于歐洲戰爭,認為中國陸軍中的坦克也會和歐洲戰場上一樣,把坦克分散配屬給各步兵師并掩護步兵進攻。而在丹東戰事里頭,第八軍也的確是得到了一個坦克營的支援,并且把這個坦克營投入了戰場支援步兵進攻,而這也就讓日`本陸軍證實了自己的猜想。但是日`本陸軍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對坦克的運用根本就不是如此,他們是怎么也沒有想到中國會把坦克集中起來,更加沒有想到中國會把坦克,卡車等全部集中起來組建裝甲集群。
于是乎日`本陸軍還沒有反應過來,古樓子前線就是被突破,然后義州郡的第五師團也是被牢牢牽制,連東進增援的第六師團都是遭到了中國裝甲集群的打擊,整整一個師團的防線竟然連三天都沒有撐下來,在中國裝甲集群集中了第一裝甲師、第一師、第九師的集中進攻后,第六師團的防線在三天后就是宣告失守,此戰日軍傷亡以及被俘高達八千余人,當裝甲集群的裝甲洪流繼續往西進攻后,前來接受俘虜的第二十五師看到一千多的日軍俘虜驚訝無比,日軍士兵死戰是出了名的,打死打傷很容易但是要俘虜這么多的日軍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六師團殘部退后了新義州后,中國裝甲集群繼續西進,而從義州郡對岸九連城的第八軍兩個師也已經正在渡江,第十軍從古樓子渡江的兩個山地輕裝師除了一個直接爬山南下外,另外的一個師也是跟著裝甲集群的西進道路前往義州郡。
屆時義州郡就能夠匯集三個步兵師以及一個炮兵旅的龐大實力,完全可以對龜縮在義州郡的第五師團實施全面進攻,由于此次戰役設計到第八軍和第十軍的部隊,為了便于指揮,東北戰區司令沈綱上報國家軍事委員會后,將第八軍的部署在九連城地區的第十三師、第四十八師、第九炮兵旅以及第十軍的第二十五師編成臨時第一兵團,由東北戰區參謀長司徒鈞中將兼任兵團司令。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