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中的某棟不起眼的建筑里,陸續有身穿正裝的人員進進出出,但從這外表看上去,這地方就應該是一個普通的辦公地點,或者是那些大公司的辦事處又或者是政府部門,然而很多人卻是知道,這棟不起眼的建筑大門上掛著的招牌卻不是什么公司的辦事處,也不是普通的政府辦公機構,而是在南京共和政府但中地位極其特殊的軍事調查局總部。
在南京共和政府的構架中,有國會,有內閣文官組成的政務院,也有軍事集團的國家軍事委員會,同樣還有最高法院。這些政府機構是明確寫在憲法當中的合法機構,但是除了這些正式機構外,南京共和政府當中還存在著一個極為特殊的政府部門,那就是軍事調查局。
在憲法組織以及政府行政機構當中,軍事調查局并沒有上層機構,而是和總統秘書處一樣、總統侍從武官室一樣嫡屬于總統直轄,行政級別上甚至可以比政務院的各大部都還要高上一些。
換句話說,調查局的陳彩頂頭上司只有一個人陳敬云,這一點和秘書處的于世峰以及武官室的陳衛通是一樣的。正是因為這三個機構相當特殊,這也就造成了于世峰、陳衛通以及陳彩這三個人在政府體系里的地位也是極其特殊的。
其中的陳衛通還好,武官室主要就是負責陳敬云的個人安全,平常進行一些護衛工作,基于個人安全的需求,陳敬云向來是眼里武官室來的官兵和外界有所接觸,甚至把以前那些諸多軍政要員送來的子弟也給弄了出去,所以這個武官室和外界接觸甚少,如此一來陳衛通自然也就沒有于世峰和陳彩那么大名氣了。
而秘書處呢,由于總統府并沒有和政務院以及國家軍事委員會設立辦公廳這種機構,所以這個秘書處大體上也就相當于總統府辦公室的職能,而身為處長的于世峰自然也是位高權重,加上他和陳敬云的私人關系親密,可以說身為陳敬云大管家的于世峰幫陳敬云處理著所有的齷齪事或者是好事。如果說整個中國內有誰最了解陳敬云有誰知道陳敬云最多秘密的人,那肯定是于世峰了。
如此的于世峰也就被外人合稱為陳敬云的兩大走狗了!
而說起走狗這個名詞,其實真正說起來只有陳彩一個人才符合的,去年孫文在回國就任新中華民國總統之前就發出通電,除了罵陳敬云外,更是指名道姓的罵陳彩為陳敬云的走狗。如此一來,也算是坐實了陳彩的這個外號了,而陳彩自己呢對這個名詞卻是沒有太大的反感,相反還有些自得,偌大中國里陳彩自問自己是最能得到陳敬云的信任了,別看其他的那些沈綱、李繼民那些人一個個都是上將頭銜戴著,那些總長次長們看似手握大權看似深得陳敬云的信任,但是只有陳彩才知道,在這些文武官員的身邊遍布的卻是大量的調查局的特工,陳敬云可是一邊用著他們一邊也監視著他們,雖然說起來很難聽,但是陳敬云卻是從來都沒有真正信任過那些文武要員哪怕一天。
從福州起義開始陳敬云就是天天防著手下造反了!
而在整個南京共和政府體系內,真正說起位高權重的除了安華林這個政務院院長和沈綱這幾個軍方大佬外,就剩下陳彩這個人。
軍事調查局的存在就決定了陳彩不可能是普通的官員,也決定了他的權勢龐大無比,而陳彩也甚至自己的權勢來之于陳敬云的信任,雖然陳彩沒怎么上過學的,但是戲文聽的多了,知道自己這種錦衣衛頭子是決不能和外臣相交的,所以陳彩自從當上了調查局局長后,幾乎就沒有和其他的軍政要員來往過,而調查局前后查處的數件大案中,栽在調查局里的官員高達數千人,廳長司長以上級別的都有數十人之多,如果只是單純的查案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但是調查局查案可不會按照正規途徑啊,對于調查局這種特務機構而已,其調查、逮捕、審判都是內部進行,不會和司法部以及監察部一樣有著公開的審判。
而這種赤裸裸表現出來的錦衣衛性質讓政府內的一群軍政要員極為反感,以前鄭祖蔭為首的內閣從福建軍政府時代再到東南宣撫使時代再到南京大元帥府再到中華共和國臨時內閣時代,在鄭祖蔭時代的內閣的一直極力限制著調查局的勢力膨脹,甚至主持軍方的軍事情報處和調查局明爭暗斗,具體表現出來就是調查局的經費是連情報處的三分之一都達不到,這種情況在去年西南戰事期間尤為嚴重,調查局的經費是來之于總統府,當時的內閣為了支付軍費而大肆削減了總統府的經費,這總統府的經費被削減自然是影響不了多少陳敬云的個人生活和辦公,武官室和秘書處也花不了幾個錢,這總統府的經費絕大部分都是用來當成調查局的經費的,換句話說削減總統府的經費就是直接削減調查局的經費。
當時的陳彩雖然很不滿,但是當時財政實在緊張,鄭祖蔭擺出一副政務院各大部門都削減了經費,難道你調查局就不能減?所以陳彩也是不得不忍著,一方面是節省經費另外一方面則是直接找到了陳敬云。陳敬云對于下面人的這種政治角斗向來是不管不問的,身為上位者他要的是平衡,調查局的權勢是極大的,如果沒有內閣的制衡調查局說不定就會走向錯誤的方向,所以一邊是安慰著陳彩,但是也沒有在要求內閣那邊增加總統府的經費。
鄭祖蔭下臺政務院院長后,當了個有名無實的的副總統(前文出現筆誤,把鄭祖蔭寫成同時為副總統和參議院院長,現修正其為副總統,國社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錢翰朗為參議院議長),陳彩原本調查局的日子好過一些了,但是他沒想到同為國社黨的安華林一上臺后,非但沒有寬松調查局的經費,反而是在1915年的財政預算中再一次把大刀砍向總統府預算。在1915年的預算案中,除了軍費,工業發展費以及還債費用之外,內閣所獲得的行政辦公經費是三個億,然后那么多部門分下去后,總統府的經費也就沒有多少了,雖然比去年的經費略有增加,但是去年的調查局是什么規模,當時調查局只需要負責國民軍控制區東南各省而已,而現在卻是要把業務范圍擴充到全國,其人員編制急速擴張,所需的經費也是急劇上升,而以內閣分配到調查局的經費連一半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