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震自從和陳儀在浙江戰事后一起加入了國民軍,就一直擔任著參謀部教育司司長一職,相對于作戰司和戰略司時常變動人選,國民軍參謀部下屬的其他各司卻是極少變動人選,比如總務司司長就一直是郭恒思,蔣方震自從當上教育司司長后也一直沒有變動過,主要是因為這少數幾個部門的職位無法讓很多國民軍的將領們眼紅,畢竟不是每個部門都能夠和作戰司一樣實際接觸到制定作戰計劃,并策劃實際行動的,更何況作戰司還出了沈綱、梁訓勤這樣的前任司長,讓眾人看到了從作戰司中出來后前途光明,所以才會有諸多人去爭奪作戰司的位置。相對而,其他部門則是要遜一些,尤其是總務司這個部門,基本就是打雜的,就連郭恒思自己也是數次謹慎的向陳敬云表示,想要到野戰部隊里帶兵。
好歹郭恒思是留學陸士的第四期畢業生,學的還是傳統的步科,學成歸國后也擔任過新軍軍官,當初被陳敬云招攬后可是直接就留在了參謀部內,不久后就是擔任了總務司司長,乃是國民軍中較為早期的少將了。可是人都是有上進心的,眼見著當初的那些同學、同僚們一個個在外面領軍征戰四方,自己卻一直窩在參謀部里頭,這就讓郭恒思心里有些不知滋味了,畢竟現在正值戰爭期間,要升快速升遷爬上去,肯定是到野戰部隊里最快的,待在參謀部里雖然可以平穩熬資歷,但是郭恒思用腳趾頭想也知道,繼續這么下去待在機關里,而一直撈不到帶兵機會的話,那么他可能也就傲多年以后升中將,但是像國民軍的那幾個軍長或者沈綱這樣的話位高權重的話,那是絕無可能的事情。
連總務司的郭恒思都想要去野戰部隊里帶兵,而教育司里的蔣方震也是婉轉的對陳敬云表達過相關意向,只不過陳敬云一直沒準許而已。
因為他發現,這個蔣方震帶兵能力如何他不知道,但是搞軍事教育還是真的有一套,福州軍校在他手里發展良好,短時間內就是擴大膨脹了數倍,并為國民軍提供了大量的合格基層軍官,從國民軍擴招至今,已經為國民軍提供了至少三千人的基層軍官,其中包含前期的一月期速成班學生以及福州軍校目前的三月期班,目前福州軍校已經開辦了半年期的學制,預計到后期將會取消三月期的學制,換成半年制的學制。
福州軍校能夠開辦的如此成功,自然有著陳敬云支持,但是和蔣方震的功勞也是分不開的。陳敬云現在名義上還是擔任著福州軍校的校長,但是福州軍校的實際事務基本都不可能是陳敬云親自處理,只能是教育司方面來負責。
除了這些雜物外,蔣方震更是和眾多將領一起編成了福州軍校的教材,包含步科,騎科,炮科在內的軍事教材都是出自蔣方震的手。為了掌控其他技術兵種,蔣方震更是參考了外**事院校的體系,開設了通訊科、后勤科等科目,進一步完善了福州軍校的基礎課程,讓福州軍校從一個單純的速成學校發展為一個大型的基礎軍事教育學校。
福州軍校有著如此的發展,和蔣方震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這也是陳敬云一直沒讓蔣方震到部隊里帶兵而是讓他繼續當教育司司長的原因所在。
陳敬云不讓他去帶兵,蔣方震雖然心里郁悶但是也沒辦法,只能是繼續埋頭于自己的工作,并且給陳敬云拿出了建設陸軍大學的的方案。
“現在福州軍校雖然規模龐大,各科目設置的也較為完備。不過由于學制過短,即便是明年全部完成改制后取消三月班后,代替的也只是半年期的學制。怎么短的時間對于培養一個合格的軍官而是遠遠不夠的,當然現在我們是情況特殊,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慢慢培養,只能是用幾個月的時間教會他們一些基本軍事知識后就讓他們在實戰中成長。”蔣方震慢慢的說著:“但是這種方式是絕不能長久的,等統一戰爭結束后,福州軍校最少也要改編為三年制!”
說到這里,蔣方震道:“就算一切順利,以后福州軍校成為三年制的軍校,但是福州軍校的定位任舊是一所培養基層軍官為主的軍校。所以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后,我們還是缺乏一所高等軍官的培養學校,一所以現役軍官為學生,培養他們成長為校官乃至將官的高級軍校。”
陳敬云聽著面帶笑意道:“你的意思我明白,方才我也說了,這陸軍大學是可以辦的!”
剛才合肥捷電傳來的時候,陳敬云看到電報后心情大好,直接是答應了蔣方震提出的陸軍大學計劃,不過嘛,這陸軍大學是可以辦,但是要怎么辦卻是個問題了,陳敬云可不希望自己弄出一所不受自己掌控的陸軍大學來,到時候那些陸軍大學出來的將軍們要是造自己的反那可就搞笑的。
當即陳敬云道:“模式我看可以和福州軍校一樣,掛在國社黨下面!”
為了更好的掌控福州軍校,保證軍校畢業生全部加入國社黨效忠于自己,陳敬云可是把福州軍校直接劃到了國社黨名字,現在的福州軍校可就是國社黨所有的學校,而不是共和政府所有。
同樣的,名義上國民軍乃是政府軍,但是實際上這支軍隊就是國社黨的軍隊,就是他陳敬云的私人軍隊。
這個陸軍大學可以辦,但是必須是掛靠在國社黨下面,當然了校長一職陳敬云也是義不容辭的兼任起來。
蔣方震對于陳敬云的心思自然是知道的,他心思雖然有所不滿,但是也知道這是陳敬云所要求的,而且也是現階段擺脫不了的狀況,所以也沒勉強:“這個問題不大,到時候我就和國社黨的錢翰朗先生商談相關事項!另外陸軍大學成立后,相應的經費和師資還要總統示下!”
陳敬云道:“嗯,這個你放心,辦個軍校的錢還是有的,師資方面福州軍校那邊抽調一些,其他的就讓我軍的高級將領抽空去講課!先把這兩年的過渡期撐過去,等以后寬松了再專門解決。”
陳敬云答應下來了后,蔣方震很快就籌辦起陸軍大學的相關事項,在這個戰爭年代里,國民軍的辦事效率還是非常高效的,僅僅是一個月之后中央陸軍大學就是掛牌成立了,不過雖然掛牌成立了,但是卻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招生,而只是把原來福州軍校的高級班給遷移了過來,而新生的招收將會是在明年春天的時候在軍中直接招收,而且預計的人數也不會多,頂多也就是五六十人而已,而且也會限定在校官以下的軍官,主要會集中在上尉,少校這一層次上。
此乃后話,暫且不提!
送走了蔣方震后,陳敬云很快就是見到了沈綱和陳儀,他們同樣是得到了合肥大捷的消息,這不一得到消息后就匆忙趕來了,這倒不是因為來稟告或者是討要功勞,而是因為合肥大捷實在是大大出乎了參謀部的預料之外,現在合肥那邊出了變故,盡管這個變故是好的,但是國民軍的下一步作戰計劃也要做出大規模的調整了。
“現在我軍已經攻克合肥,初步實現了軍在渡江時定下的前期目標,而現在參謀部認為我軍有能力也有機會繼續實施津浦線的作戰計劃,尋找機會攻占蚌埠或者滁州,切斷津浦線,重創乃至圍殲江北的馮國璋第二軍,奪取江北地區,奠定繼續北上的基礎!”沈綱說話的時候顯得有些興奮,當初他提出整個津浦線作戰計劃的時候就想過今天這樣的情況了,盡管這個過程有些曲折,但是好說好歹總算是攻下合肥了,那么下一步只要把津浦線給切斷了,那么江北的馮國璋就是插翅也南飛了,就算退一萬步說馮國璋真走了大運順利北逃,但是攻占江北后,國民軍就是能夠完全占據江蘇,保證了長江流域的安全,而現在臨時首都南京也就不用天天戒嚴,防備著江對面的重炮了。
旁邊的陳儀也是道:“根據前線回報上來的情況來看,我軍在安徽的各部隊都還保持著戰斗力,雖然第六師和第八師苦戰多日而需要休整,但是進攻合肥的主力第九師卻是主力為損,武器彈藥消耗的也不大。完全有能力繼續下一步作戰的!”
陳敬云道:“哦,那參謀部現在有什么看法,下一步該如何走?”
這個時候,陳儀沒有開口而是看向了沈綱,沈綱也不含糊直接道:“現今安徽省內除了津浦線的滁州和蚌埠兩地外,其余安徽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是沒有太多的北洋軍力量了,曹錕的第三師殘部逃走的人數雖然有七千余,但是他們并沒有能夠帶走太多的重武器,而看他們西逃的方向應該是往六安而去,對于這逃走的曹錕部,只要派出一個旅的兵力進行牽制即可。我軍應該把主力放在蚌埠和滁州一線上。
根據我軍偵察的情報,敵軍現在在江北地區在揚州有第七師大部約一萬人,在江北泰山鎮、解家莊一帶有第五師一萬余人,在江北以西有第二混成旅,滁州以西有第十師,除了這些原有部隊外,空軍已經在滁州偵查到大批敵軍抵達的情況,這一股敵軍應該是敵軍第十一師的部隊。而敵軍徐樹錚部第十一師的剩余部隊在蚌埠、淮南一線。”
現在的國民軍還不知道這抵達滁州的并不是徐樹錚的第十一師,而是遠在徐州調來的第二十師,而且是只有一個旅,另外一個旅則是被調往了清江浦。
戰場上雙方自然不可能知道對方的全部詳細調動,只能根據一些有限的消息來判斷敵軍的動向。
“另外從其他方面得到的消息,徐州方面的第二十師應該已經往清江浦方向增援。這樣短期來看,敵軍在蚌埠到滁州一線上只有徐樹錚的第十一師!”沈綱同樣不知道北洋軍派往清江浦的只有一個旅,而不是整個第二十師。
“而我軍的情況呢,安慶方向的第十五混成旅已經向西推進岳西地區,他們的正面雖然有一部分的北洋第一軍的部隊,但是足以掩護我軍在安徽行動,阻止敵軍繼續向東推進。在巢湖的第十六混成旅和蕪湖的第十七混成旅正在待命休整中,隨時可奔赴前線作戰。武崗方向的第一軍第一師和第四師持續和唐天喜的第十師和于有福第二混成旅僵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