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海關自從前清時代就已經被列強所掌控,并且統一為百分之五的稅率,中國自身并沒有提高貨物進口關稅的自主權。僅僅百分之五的稅率對于一個窮困的農業國家而顯然是嚴重不足的,國家稅收少了還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過低的關稅會對本國的工業發展造成極大的阻礙,使得本國成為其他工業發達國家的傾銷地,在這個貿易壁壘橫行的年代,如果落后國家不能為本國工商業提供一個貿易壁壘的保護環境的話,那么要談及發展工業只能是一句笑話。
對于民初的中國來說,收回關稅自主權是刻不容緩的!而同于想要在中國繼續獲取極大商業利益的列強來說,繼續掌控中國關稅也是必須的。
這是幾乎無法避開的沖突,所以在會議一開始,陳敬云就是說:“對于收回關稅,我國政府是充滿了信心和決心的,任何企圖阻擋我們收回關稅主權的行為都必將受到來自中國人民最嚴厲的抗議!”
一邊的外交部部長林長明也是符合道:“關稅主權對于一個國家而是不可或缺的,為此我國政府正式向諸國提交收回海關主權之提議!”
說罷后,就是給各國的外交官們遞過去了一份正式文件。
很顯然各國外交官們對于陳敬云和林長明的話是早有預料的,一個個都是面色不動,英國駐上海總領事法磊斯爵士面無表情道:“根據貴國前清政府和我國所簽訂的各項條約中,已經明確規定一切海關事務由總稅務司處理用以承擔各項貸款之償付!我國以及其他各國所派遣的人員也只是行監督之事,并無染指貴國關稅主權之意!”
總稅務司是一個比較奇特的機構,一方面這個機構名義上是屬于中國的官方行政機構,包括那些洋人們都是中國的官員身份,但是另外一方面這些洋人也都是各國安排在總稅務司的財務監管人員。
說到關稅主權重點就兩方面,一方面是稅務官員的任命權,不過這只是次要的,哪怕是任命洋人其實影響也不大。真正重要的就一點,那即使稅率的自主權。也就說是中國獨立定制各項進口貨物的稅率權力。打個比方,比如各國包括日`本大量流入中國市場的仿制品尤其是布匹等,按照正常農業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紡織業,那絕對是會課以重稅,比如中國能夠自產的一些處級工業品,比如水泥、火柴、肥皂等同樣也會對進口產品施行重稅,用以扶持本國輕工業的發展,再者還有各類奢飾品同樣會課以重稅,避免大量資金外流。相對的中國緊缺之糧食就會降低稅收乃至免稅。
但是現在中國的海關稅率乃是當初的各項條約就限制死了,中國要自行更改或者增設都是不可行的,雖然名義上說是可以和各國協商增設和更改,但是實際上從來就沒變動過。
所以所謂的收回關稅主權其實就是指收回‘自主訂立海關稅率之權利’。
陳敬云現在說要收回關稅主權,立馬就是引起了列國外交官的一片反對之聲,一個個都是說現行之關稅乃是以前的條約就簽訂的,決不能更改,就連一直支持陳敬云的美國方面也是沉默了,道爾清道:“關稅之事還需再慎重慎重!”
不過陳敬云也不生氣,對于現在就收回關稅主權他就沒抱有過希望,只不過是為了今天之會談起個頭而已。
“現在的海關稅率制定已經是數十年前的事情了,現在的形勢和當年已經變化極大,所以我們希望和各國協商對海關的各項稅率進行調整!”陳敬云彷佛隨口說著,他的聲音落下后,林長明就是及時的給各國外交官地上了另外一份文件。
法磊斯爵士接過來一看,然后面色略微一變后道:“對于貴國提交之的協商稅率,這需要稟告我國政府后再另行討論。不過我提醒陳將軍閣下,貴方并不是中國之合法政府是沒有資格代替貴國之中央政府更改稅率的!”
如此的話讓陳敬云臉色一變,名不正不順嗎?
不過他的涵養功夫這些時候算是練出來了,只是面帶微笑著,此時自然有林長明去反駁:“我大元帥府由我國國會授權正式組建,乃是合法合理的中國中央政權,自然有資格和貴方協商關稅一事!”
緊接著伍廷芳也是引經據典,論證了南京臨時政府大元帥府之合法以及傳統地位,不過俄羅斯公使的一句話卻是讓伍廷芳也有些尷尬:“據我所知,貴方政府乃是南京國會授權的,而貴方之國會乃是根據孫文提出的臨時憲法組建,可是孫文在數月前就已經被貴方以叛國罪進行通緝了吧!”
通緝孫文的可不止袁世凱,連陳敬云也湊了個熱鬧對孫文和黃興進行了通緝,而且連罪名都是一樣的,說是叛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