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修遠已是打定主意將太子教導出來讓他接替朝政,而范子衿是給兒子培養的幫手,所以不僅齊修遠在慢慢的把權利交替給兒子,就連榮軒都開始把手中的權利交給范子衿。
范子衿是聰明,但官制改革沒有前例可循,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加上突然要承擔這么多,所以每天只朝政就讓他忙得腳不沾地了,何況他還要監督齊修遠用藥調養,還要與小寶磨合溝通,還要照顧一下爹娘都不在身邊的小熊
如此一來難免忽略了自個的親生兒子,所以小安一考中秀才就提出去找四叔游學,范子衿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而這次游學不同以往出去一兩個月而已,小安一去就是三年。
跟著齊浩然南來北往的跑,路上順便收拾了不少貪官酷吏,將地方政務和律法摸了個透。
等到他覺得積累得差不多了,就拉著虎頭和小獅子一起回來參加鄉試。
當然,考鄉試的是小安,虎頭和小獅子跑去考軍校去了。
齊修遠和范子衿本來還擔心三個孩子跟著齊浩然山南山北的跑耽擱了學習,誰知道小安會一舉成為大齊建國以來最年輕的舉人
若不是范子衿不負責科舉,且小安的文章的確寫得好,朝中官員都要懷疑范子衿徇私了。
他才十五歲吧,話說范子衿的兒子有這么聰明嗎
無怪乎大家這么質疑,因為小安和虎頭小獅子一直是一伙兒的,三人留給外人的印象就是調皮,禍事不斷,除了自家人和教導他們的先生,誰會留意他有多聰明
最后還是翰林院的各位先生站出來為他說話,摸著胡子委婉的惋惜,表示如此璞玉由他們來打磨肯定更光彩照人。
意思是小安的成就還可以更高,可惜被榮親王給耽誤了。
范子衿卻很得意,道:“爺的兒子,不管在誰的手里都是璞玉?!?
小夏氏時隔三年才見到兒子,生怕他再去投奔他四叔,連忙問道:“四叔自然是好的,只是他也離京三年了,這什么時候回來啊,眼看著就要過年了,總不能又叫小熊跑去跟他們過年吧”
范子衿無語的看著妻子,“才過完中秋,哪里就快過年了你是不是日子過糊涂了”
小夏氏理直氣壯的道:“秋天將過,冬天將至,那過年還會晚嗎”
范子衿明白她的心思,揮手道:“放心吧,你兒子此次回來就入國子監念書不出去了,浩然哼,那小子只怕在外面玩野了,且再等兩年吧。”
小夏氏擔憂,“這是你給兒子安排的,他未必聽你的。”
范子衿淡定的起身道:“虎頭和小獅子考進了軍校,也要留在京城讀書呢,他跑出去找誰玩”
小夏氏立刻安心了,笑道:“既然虎頭和小獅子要留在京城讀書,那不如把他們兄弟三人都接到我們府上來住,也好讓我照顧他們,總不好叫他們還住在宮里吧?!?
范子衿點頭,“我正有此意,這樣家里也熱鬧些,免得你無聊?!?
小夏氏笑道:“我有小福陪著呢,怎么會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