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聽出了穆揚靈語中的譏諷,陳光地的下人能在書院中行走自然不是不識字的白丁,他同樣聽出了穆揚靈語中的不善,他臉色一變,肅著臉道:“我家老爺就是安郡王的半師,因聽說王爺與王妃來書院做客,特撥小的來相請。”
穆揚靈看了齊浩然一眼,就笑道:“能得陳大儒相請是我們的榮幸。”
然而圍觀的人不信,王妃,您說這話的時候就應該扭頭看看王爺的臉色,這可不像是榮幸的樣子。
齊浩然當然不榮幸,林維德都要親自到書院門口接阿靈,陳光地憑什么只派一個下人來就想請他們夫妻過去
何況他們與陳光地的關系還算不上好。
旁邊圍觀的人也低聲議論了起來,“不是說榮親王與安郡王是好友嗎,怎么榮親王對安郡王的半師是如此態度”
現在松山書院的學子都十幾二十歲,對十多年前的事知道的自然不多。
但旁邊還有知道些內情的先生或助教,他們的眼神有些怪異,學生們一看就知道有內情,而總有嘴巴不嚴的先生或助教,齊浩然夫婦才跟著那下人離開不久,大家就隱約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據說當年安郡王考中進士卻不出仕,陳大儒知道后就有些不悅,雖沒有說什么,卻把安郡王送過來的謝師禮給退了回去,說他雖跟著自己讀了四個月的書,卻并不是師徒關系,所以不用謝師禮。”
“當今圍攻京城時陳大儒就曾進讓安郡王出城勸降皇帝,安郡王和當今可是親表兄弟,又有撫養之恩,那不是逼當今,就是逼安郡王,榮親王對陳大儒自然沒好感。”
“這些年也沒見安郡王上門來拜訪陳大儒啊”
“看來兩方早已有矛盾,陳大儒此時宴請榮親王夫婦只怕來者不善。”
“我看榮親王不止是為這個生氣,陳大儒雖是安郡王的半師,卻不是榮親王的,林先生都要親自到書院門口迎接榮親王妃呢,陳大儒卻只派了一個下人下來,再不濟也該派個學生下來呀。”
“咳咳,我一直覺得王妃特意咬重大儒兩字很有諷刺的意思,話說我們不是一直叫陳大儒為陳先生的嗎”
眾人一默,大儒是敬稱,何時也能用來諷刺人了
但這個同窗說的好有道理,我們竟然沒法反對。
“王妃叫林先生都是叫先生,而且笑意盈盈,很是恭敬。”再一個人提出佐證。
他們還在分析榮親王夫婦是否開心,其他人卻已經關注起穆揚靈之前那長長的一段解說了。
紛紛低聲議論,“原來世宗訓誡表的真跡是在陳家”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