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則是為這兩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文武并進之事。
支持藩王制的人有一條理由:藩王可替天子守藩鎮,避免前朝外族入侵之禍
當時大家一門心思的把注意力都放在齊浩然說的前半截話上了,忽略了后半截,但穆揚靈的報館卻把齊浩然的那一番話修飾了一番后登報了,然后著重引導大家往文武并進上思考。
既然你們怕不設藩王守不住藩鎮,那就文武并進,大力發展武學,這樣文治國,武守國,自然不再怕外敵入侵。
文官們因為要支持“廢除藩王制”,此時也顧不得文武之爭了,紛紛表示贊同。
而武將們更加沒有反對的理由。
而武學不像文舉,要求更多的是力量,不僅江湖中人,就是普通老百姓也多了一條出路,大家自然擁護。
一時之間,京城內外全都在談論這事。
穆揚靈把輿論造起來了,齊修遠當然要接過這個棒子,此時把齊浩然叫進宮就是商量一下這武學具體該怎么辦。
穆揚靈帶著孩子們回到家后就鉆進了書房里,半響才從書架上找出一本醫術來,翻到陰陽那篇,將那幾頁折起來,寫了張條子交給立春,“把這本書和這張條子交給王太醫。”
立春滿頭霧水的接過,畢恭畢敬的把東西送到王太醫的院子。
王太醫剛教完孫子一個藥方,聽聞王妃院子里來人,忙披了外袍就出來迎接。
看到條子上的內容,王太醫滿頭霧水,待翻開醫書被折起來的地方臉上頓時精彩一片。
“王太醫”立春遲疑的問道:“您怎么了”
王太醫回神,尷尬的笑道:“沒事,沒事”
王妃條子上讓他為幾位公子授課,上面寫了授課的時間,他正有些疑惑,難道王妃要他教幾位公子醫術
可翻開醫書一看,他才明白王妃是讓他教幾位公子陰陽之別,敦倫之道,可這種事不應該是王妃給公子們安排通房,由通房來教授嗎
王太醫拿著醫書搖搖頭,滿頭霧水的回房。
他將被折起來的那幾頁醫書反復研讀,再想起王妃往常說過的話,福至心靈,王太醫頓時明白,王妃不僅要他教他們陰陽之別,敦倫之道,還有保養身體。
像皇家,因為要開枝散葉,皇子們雖然會到十六七才成親,但十三四歲時就要安排宮女教授敦倫,但從醫學上來說,這么早行房事于人的健康和壽命有礙,并不是好事。
如他王家,因是杏林世家,家中子弟,男的要十八歲后才成親,十七歲之前絕對不允許胡作非為,而女孩也盡可能的留到十六七才出嫁,這還是底線,像他的兒女,幾乎都是過了十八才成親的。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