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兵馬司的人也在心里大罵那些人吃了雄心豹子膽,平白給他們增加了工作量。
他們以為這次多少會得罪一些大人物,畢竟敢把心思動到榮郡王府上的能是多小的人物
但這次還真的是小人物。
就連五城兵馬司的統領都不由感嘆一聲,“真是膽大包天啊。”
穆揚靈的書局一下印了不少翰林的詩文散記和游記,甚至還有一些為官心得,可以說大受歡迎,書局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不少書店都找上門要貨,本來只要那幾本新書,但見他們家的其他經書批發價格也不貴,而且買多了還有優惠,一下沒抵制住誘惑就買了不少的書。
他們這邊多買了,與其他大書局的合作自然少了,那些大書局難免著急,若這是一般的書局也就罷了,他們幾家聯合起來或壓價或彈壓總能把人打垮,但這是榮郡王妃的,榮郡王府家大業大,可能不會在乎這一個書局的贏利,但得罪了榮郡王,他只要讓朝廷多收那么幾分印花稅他們就得動元氣,所以眾人雖著急,但打的是收買王妃書局管事,讓對方手松一點,給他們一條活路的主意,這樣生意大家做,雖然要給出一筆錢,但至少不會得罪榮郡王。
但文翰書局東家的一個侄子在看到叔父列的禮單后肉痛了,他們家做了將近百年的書局,這門手藝早熟得不能再熟了,憑什么王妃才入這行就把他們給壓下
他倒不覺得王妃是以勢壓人,而是覺得她書局里工人能弄出來的技藝他們也能。
所以他就找了朝廷書局的管事。
朝廷的書局和幾個大的書局向來有合作和聯系,大家對家傳的手藝的確捂得很緊,但大家也會彼此間做交流,好改善技藝,而朝廷的書局一直在其中任調節的角色,朝廷的書局有改進的技藝后也會與幾個大書局交流。
而天下最好的匠工莫不是在公家,然后才是各大書局的老工人。
文翰書局的東家侄子找上書局的管事就是問他聽沒聽說過王妃書局所用的刻法,能不能也研究出來,若是可以,他們可以省下好大一筆錢,畢竟,收買書局管事這樣的法子治標不治本。
那書局管事手里管著最得力的幾個工匠,正巧最近他缺錢用就拍著胸脯表示,“我們都是干慣這行的,就是沒具體的方子只要有個方向也一定能研究出來,回頭我和老師傅們商議一下,看能不能研究出來。”
東家侄子自然高興,留下了五十兩銀子就回去了。
書局管事讓老工匠們研究,但大家沒有方向,一時也沒地方使力,管事心思一動就想起收買王妃書局的工人。
他也沒想買具體的方子,只要對方說說他們如何能在段時間內雕出這么多版的書的
活字,怎么個活法。
大家總是聽他們叫活字印刷術,但字怎么活他們卻不解其意,他們要是知道是單個字模組成的文章,不用穆揚靈多解釋,那些老工匠研究幾次肯定能做出來。
那工人面上應得好好的,說找個安全的地方就告訴他,誰知道轉頭卻把他給出賣了。
那管事哭得稀里嘩啦的,道:“真沒想買王妃娘娘的方子,只是打探一下對方那法子,哪怕給出個只片語我們也能有個研究的方向,小的承認小的是卑鄙無恥,抱著偷藝的想法去的,但卻真的沒想能買整個方子啊,就那么四五兩銀子,就給一句話,那字怎么個活法”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