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浩然眼迸射出亮光,“我寫密折給大哥,讓他多吃一點臘豬肉和刺梨干”
這只是一句笑,齊浩然認真的給齊修遠寫了一封關于朝廷公信力的建議書。
這封密折齊修遠自己收了起來,誰都沒給看,他知道弟弟的意思,不僅朝廷的公信力要提高,皇室的公信力更要提高。
百姓不僅要對大齊有歸屬感,更要對大齊的皇室齊氏有歸屬信任感,因為只有這樣,齊氏才能屹立不倒,即使國家有變。
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需要幾代人不懈的努力。
齊修遠將那封密折單獨收起來,打算傳于后世。
而眼下,有提高皇室公信力的一件事,齊修遠抱了抱小寶后,對皇后道“這次黔南進宮了不少土特產,吩咐御書房一聲,晚用膳用黔南送來的食材。”
李菁華想到剛才禮單寫的,頓時一愣,道“吃那些東西”
齊修遠笑道“嘗嘗鮮嘛,浩然說他都吃過,味道還不錯。”他抱著小寶笑道“小寶,晚我們嘗嘗看小熊在黔南的吃食好不好”
小寶連連點頭。
于是,朝臣剛收到黔南押送貢品的隊伍入京,還沒打聽到敬獻的貢品是什么,晚傳出皇帝把“貢品”給吃了,還給了一個“大贊”的贊賞。
眾臣知道,皇帝對這次進貢很滿意,因為傻子都知道這消息肯定是皇帝主動放出來的。
笑話,皇帝登基半年,后宮人少,皇后把后宮管得跟個鐵桶似的,一絲消息也沒往外漏過,怎么這次貢品才入京消息這么快的傳出來了
皇帝才用完晚餐消息傳出來,想也知道是誰的手筆。
而且消息傳一半藏一半,只說皇帝很喜歡黔南送的“貢品”,卻不知道貢品是什么,只知道是吃的,不過話說黔南到底有什么珍貴的吃食
難道是又一個“荔浦芋頭”
也皇帝這么寵著榮郡王,生怕他們明日朝彈劾榮郡王,哼,他們才不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呢,雖然不太認同榮郡王此時搞進貢的一套,勞民傷財,但他們也沒必要為了這一點小事和皇唱反調。
皇帝實在沒必要急哄哄的吃了貢品表達態度。
但這個想法只維持到第二天朝會時,黔南的禮單正式在朝會公布,群臣被擊得一懵,什么時候,貢品這么廉價了
還沒等有人質問出聲,追究齊浩然一個欺君之罪,嚴渡出列道“皇大幸,我大齊百姓大幸,榮郡王雖進貢貢品,卻不勞民傷財,實乃我大齊幸事。”
說著痛哭失聲,開始提起荔浦百姓為種植貢品芋頭而受的苦,福州百姓為采珠而付出的代價,哭到激動處甚至跪到在地道“前朝時,臣父曾規勸過景炎帝,百姓艱苦,應當廢除此等貢品進貢,還利于民”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