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lián)P靈本想等玉米種子到之后再開張,但現(xiàn)在看來,卻不用等到那時候,穆?lián)P靈不介意提前介入。
因此“豐收糧鋪”很快開張。
糧鋪主要賣的是粗糧,精細的小米和面粉也有,但重要小很多,糧鋪的主要受眾是廣大的下階級。
穆?lián)P靈定的糧價也不低,豐年的時候高兩三,但其他糧鋪來說,便宜了將近兩倍,這個價格差異讓其他糧鋪恨得牙癢癢,卻奈何不得她。
太不遵守行業(yè)操守了,價格低這么多,不是要壟斷他們的生意嗎
有人等著造成哄搶,然后豐收糧鋪關(guān)門。
但穆?lián)P靈一開始做了限定,一天只賣五千斤,一人一天只能買十斤。
她并沒有特意做過宣傳,糧鋪的位置也不顯然,在一條巷子的拐角里,唯一能讓人側(cè)目的是它夠大,一個糧鋪獨占了四個門面,可見它的大。
豐收糧鋪一開張,盯著它的人卻不少,但卻發(fā)現(xiàn)它沒做宣傳,更沒有預(yù)想的哄搶,而是門可羅雀。
還是附近的街坊先發(fā)現(xiàn)了糧鋪的糧食別的糧鋪便宜許多才有的第一筆生意。
一連三天,豐收糧鋪雖然有生意,但與糧商們設(shè)想的情況全然不同,他們沒想到穆?lián)P靈竟然不做任何宣傳。
穆?lián)P靈當(dāng)然不會做宣傳了,她手的糧食是多,但也耐不住哄搶,所以只能這樣悄無聲息的做生意,等待商隊回來。
她不覺得這樣有什么不好,至少每天的生意量都在增加不是嗎。
因為豐收糧鋪限定了每人買的數(shù)量,所以街坊鄰居們都以為這是他們做的促銷,過個兩三天價格會漲,因此一天內(nèi),全家齊陣都往豐收糧鋪走了一趟,一人拎回去十斤粗糧。
但第四天,第五天,豐收糧鋪還是這個價,街坊們不免好的問了一句,這才知道,這個價格是他們的正式定價,大家興奮了。
誰家沒幾個窮親戚
何況他們自己也不多富裕,當(dāng)天這個消息傳到了下面的村落里和臨安城的一些貧民窟里。
第二天一早豐收糧鋪門前排起了長隊。
王全叫人站在門口將門前擺的牌子隔一段時間都念一遍,然后道“還請諸位鄉(xiāng)親見諒,我們四奶奶雖有心幫襯大家,但這糧食調(diào)撥也需要時間,所以規(guī)定了每人每天能買的數(shù)額,還規(guī)定了每日只賣出五千斤,一旦超過這個數(shù),那我們收攤了。”
底下的人雖然惋惜,但并沒有怨,這個時候肯以這個價格出售糧食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是大恩了。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