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亭就算有心主持興修水利,這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辦成的,所以他白天還是帶著人過來幫穆家建房子,晚上則回去想辦法說服大家。品書網
首先是劉家的人,然后才是整個朝西村的人,再最后是隔壁兩個村莊的人。
劉趙氏拉了兒子劉朗和劉倫過來幫忙犁地,穆揚靈在前面拉犁,他們在后面輪流扶犁,劉趙氏邊留意腳下的地,邊道:“我們家也決定種二十畝左右的冬小麥,先試試看情況,要是好,明年我們也這樣種。”
“那等犁完我家的地,我就去幫你們拉犁,”穆揚靈道:“表舅他們也有不少的活要干,你要要是家家都有一頭牛該有多好,那樣人能輕松多少啊。”
劉趙氏笑道:“那是富貴人家的想頭,我們這兒五家能有一頭牛就算不錯的了,一頭牛八兩銀子呢,誰家買得起啊。”
穆揚靈倒是想買一頭,想著新房子建好以后在院子左側建一排的小房子,就用來裝牛。
“表舅母,這縣城里就沒牛場什么的,那我們買牛上哪兒買去”
“那可得看運氣,”劉趙氏道:“那小牛犢子都是人家的母牛下崽后拿來賣的,只有那有急用的人家才會賣成年的牛,就是因為牛少,這才貴呢。”
“就沒誰專門養牛來賣”
劉趙氏笑道:“我只聽說過有人專門養馬來賣,沒聽說誰專門去養牛來賣的,這有錢人不稀罕這個,不是有錢人養不起。”
穆揚靈就不由動了心思,現在大家耕地幾乎全是靠人力,因為打仗,勞動力本來就緊缺,要是能夠保證耕牛的供應,那農業的發展肯定更快。
第一季時她做的實驗已經有了結果,上等地和中等地的小麥耕種中,種子撒得密一些,用兩排耙掩土的收獲比種子稀松,用腳掩土的地各多收了二十八斤和十六斤。
而下等地中,種子密的比種子稀的收獲少了四斤,用兩排耙掩土的卻比用腳掩土的多了六斤半。
可見,在上等地和下等地中,小麥的撒種可以更密一些,而掩土可以薄一些,用兩排耙就能滿足,而在下等地中,也行是因為肥力不夠,所以要減少種子的密度。
這是種植方法的實驗,以后還會有種子的進化實驗等,穆揚靈既然已經決定以后種地,自然希望這個行業發展的越先進越好,而有了耕牛,農業的發展就只會更快。
只可惜她現在沒地方養牛啊,回頭得去看看這附近有沒有地方可以租或買,買下一塊兒來種牧草,再建一排牛棚,養上幾十頭牛,五六年后我就不信不能把耕牛普遍來。
穆揚靈動了心思,就關注起附近的地方來。
這一大片全被劃為軍區,但大家耕種的地方也只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一大半是密林,還有一小半是荒地。
穆揚靈有空就去那些荒地走動一下,卻發現它們連不成片,根本不好做牧場養牛。
那只能往更遠的地方去找了,穆揚靈將目光定在廚山之后。
姨婆見穆揚靈又是踏黑回來,就問道:“你這每天傍晚都往外跑,到底在找啥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