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現在這個時間和這個環境,絕對是不適合追過去的。楊綿綿就站在原地想了一會兒,覺得當務之急還是想辦法把人救下山為妙。
荊楚已經給許央做了最簡單的包扎并且上了藥,但肯定是需要馬上下山去醫院,這里沒有擔架,他只能把人背在背上:“綿綿,你是跟我下山還是留在這里?”
“我記得路,我跟你下山。”楊綿綿立刻去拿背包和手電。
高睿也鎮定下來:“我跟你們一起去,我有經驗,也可以幫你搭把手。”
荊楚點頭:“到村子里我們就能開車了,你們其他人收拾東西,等到天亮再下山。”
羅裴裴雖然擔憂許央,但也知道自己去只能拖累他們,因此點了點頭:“你們要小心。”
天黑路難走,又是山路,還背著個傷員,哪怕是經驗豐富的高睿也心里完全沒底。
這一次,楊綿綿拿著手電筒走在了最前面,荊楚背著昏迷的許央牢牢跟緊她,高睿在最后,但在他看來,這樣能見度低的環境下,很容易偏離方向,沒走一會兒他就不禁擔憂:“我們會不會走錯方向了?”
“不會。”楊綿綿回答得很輕快,“路肯定是對的,但下山好像比較難走,磕著我的腳了。”
荊楚囑咐她:“走慢點兒。”
“沒事,最多腳趾頭腫了,晚了她就該沒命了。”楊綿綿并沒有放慢步伐,依舊努力辨認著環境帶路。
高睿忍了十分鐘,看到黑漆漆的看起來毫無變化的環境,實在忍不住問:“真的沒走錯嗎,我怎么覺得好像繞回去了。”
白天的時候有指南針和地圖,但現在什么都看不見,腳下也沒有明顯的路,偏離方向根本不知道。
楊綿綿耐著性子回答他:“不會,再過二十米有一棵松樹,長得有點特別,有點像那個迎客松,你記得吧?”
高睿一愣:“記得,我拍了照。”他加快步伐往前走,果然看到了那棵很有辨識度的松樹,這下他有點相信了,有點驚奇,“你夜視能力不錯啊。”
楊綿綿埋頭看路:“不怎么樣,就是不近視而已,我只是記得路。”她頓了頓,像是想排解一下心中的不安,居然難得和高睿解釋起來,“再來這里之前,我就已經查過這里的衛星地圖了,順便找了找資料,翻了翻其他人來過這里的分享,對這邊的地形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這個時候我大概有個初步的模型概念了,就好像你畫畫就畫了個線稿,之后一路爬過來我就在不停增加細節,現在地圖非常完整了,它在我腦袋里是一個3d的模型,我知道我們走到哪里了,捷徑沒法找,不夠完整,但原路返回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高睿大概不能體會這樣高智商人群的大腦,懵了一會兒,只覺得不明覺厲,默默噢了一聲,總算不在懷疑了。
楊小羊在模型前不斷觀察,很滿意地一推眼鏡:“在失去聽力的時間里,你的大腦比從前的利用程度提高了不少,古人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是沒有道理的。”
楊綿綿翻了個白眼:“歸正傳,你覺得許央熬得到醫院嗎?”
“應該可以,她的身體素質不錯,荊楚的急救也到位,而且沒有傷到內臟,只要能止住血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你沒看荊楚很有把握么。”
“嗯,那你覺得是誰弄傷了許央?”
楊小羊的語氣很篤定:“還用得著問么,線索已經很明確了:
1餿掉的薺菜餃子(標簽:許央最愛),拖慢了我們的行程,也降低了許央的行動力;
2村長(標簽:和啞嫂有一腿)送了酒,如果許央沒有起夜,大概就是在睡夢中遭受襲擊了;
3從許央的傷口來看,襲擊者的身高力量都與啞嫂的情況相符合。
我猜,啞嫂原本是想那一天就對許央下手的,但很可惜,那天我們沒喝酒,而且她沒想到被許央發現了,旁邊又有高睿,所以沒有對她下手,所以今天她一直就跟在我們后面,趁我們最放松的時候想殺害許央,但是被海盜發現了。”
楊綿綿憂心忡忡:“也不知道海盜有沒有事,她會不會對海盜下手。”
“海盜身經百戰,對付啞嫂這樣一個普通成年女人應該不成問題,但如果啞嫂有幫手就糟了。”
花了大約三個小時,他們到達了溫泉旅館,比想象中還要快一點,看來之前許央他們拉肚子的確拖慢了行程。
原本他們并不打算進旅館,荊楚雖然沒有楊綿綿的大腦分析的那么清楚,但憑借多年的經驗也能推測出兇手是誰,可沒有想到的是海盜居然已經在那里等著他們了,看見楊綿綿來飛快沖過來,沖著旅館叫了一聲。
楊綿綿說:“我去看看。”
“等等,”荊楚放下許央交給高睿攙扶,“我陪你進去。”
兩人一進屋就聞到了一股濃烈的血腥味,荊楚上前一步擋住楊綿綿,這才推門進去,只見啞嫂的臥室里,一個赤~裸的男人倒在血泊里,頭和脖子就剩下半截相連了。
楊綿綿看得差點吐了,連忙背過身去,借著昏暗的燈泡,她看清了這間屋子里的大致情況,一張破桌子,一個柜子,一張床,條件非常簡陋。
她好奇地拉開抽屜,發現里面有一本被劣質的格子練習本,小學生寫作業的那一種,她打開來一看,首先映入眼簾的竟然是一張錄取通知書,看日期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可通知書依然被保存得很好,連邊角都沒有折起。
楊小羊感慨:“看來是家里沒錢所以沒法念大學,出去打工的時候被拐了吧,真可憐。”
楊綿綿感興趣的是筆記本里夾著的另一樣東西,一張報紙。她展開來一看,只見報紙半版都是許央的一篇報道,標題非常煽情《媽媽,你在哪里,我們需要你》。
“在xx省的xx村里,張紅(7歲)和張烈(10歲)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了,“爸爸說,媽媽走了,永遠不會回來了,”小小年紀的張紅哭著對記者說,“哥哥說媽媽不要我了,但是我想媽媽了,很想很想。”
和張家兄妹一樣的孩子,在xx村有一百多個,除去母親已經去世的,絕大部分的孩子的母親卻是主動選擇離開的孩子……
……
……
……
xx村的貧困,是造成母親們出走的主要原因,有不少婦女在離開后改嫁了,當記者找到她們的時候,她們并不愿意回來,甚至不愿意承認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當問起是否想念自己的孩子時,母親們沉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