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專業司機這樣說,一旁的技術人員也是絲毫的不敢耽擱,再一次的仔細地記錄了起來。
很快。
在專業人員的記錄之下,電動汽車的速度也是逐漸的增加著。
短短的幾秒鐘時間就已經提升到了二百邁,然后便是二百一十邁。
“接著紀錄吧。”
“二百一十邁的車速也沒有問題,我再提升到二百二十邁二百四十邁試試。”
“我感覺二百四十邁也沒什么太大的問題,最多出現一些輕微的抖動。”
專業司機說完之后便調了一個頭,繼續拉起了直線。
測速度只有直線是最準的。
而且一旦跑彎道的話,電動車的扭力達不到燃油車的扭力,到時候它也是一個麻煩。
畢竟周墨他們造的車也并不是為了跑彎道的呀,這些車是為了日常家用的。
片刻之后。
專業司機將電動汽車安安全全地開了回來。
“怎么樣?”
“跑到二百四十邁之后車子沒問題吧?”
當專業司機從車上下來之后,周墨他們頓時湊過來詢問。
“大問題是沒有的。”
“只有我之前說的小問題,也就是車子的速度達到二百四十邁的時候會發生輕微的抖動。”
“但是這就已經不算是問題了。”
“因為其他的車子比如一些燃油的車子,他們在跑到二百四十邁的時候也會發生走動。”
“這是因為車子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只要地面出現不平或者是出現某些垃圾的話,都會導致車子的顛簸。”
周墨點了點頭。
這個道理他是明白的。
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的電動汽車測試到二百四十邁,都沒有發生劇烈抖動和失控的狀態下,這就已經說明第一步成功了。
接下來的研究方向就是反復的測試電動汽車的技術,爭取把電動汽車的電機電池調校到一個最好的狀態。
等達到了這一步之后,就意味著他們可以正式的上市了。
“行,大家今天晚上都辛苦了,趕緊回家休息吧。”
“現在已經凌晨了,咱們今天這些人明天都可以晚來一會,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說。”
周墨也是困的不行。
但此時的他卻十分激動。
畢竟他的電動汽車研究成功了,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怎么把電動汽車弄得更好。
……
第二天一大早。
熬了一個通宵的周末,就和其他員工們走入到了生產車間中。
“測試集準備好了嗎?”
“測試機要是準備好的話,把我們汽車用的輪胎型號也都搬過來吧。”
一旁的錢小強說道:“早都已經準備好了。”
“而且輪胎的型號我也和那邊的人都說了,讓他們都給運輸過來了。”
“老周,你看看是現在就開始測試嗎?還是等一會再開始測試?”
周墨想了想后說道:“現在就開始測試吧。”
“我們的測試周期是三十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