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父在遠(yuǎn)遠(yuǎn)的看到收鮮船后,就連忙提前收網(wǎng)了。
收完后,就將漁船停了下來,并且也來到甲板上等著,聽到他們顧不得揀貨,則站起來議論后也道。
“大海那么大,雖然有定位,但是在海上找當(dāng)然也需要時間,而且指不定也有船只聯(lián)系他們,按照定位由近到遠(yuǎn)的尋摸過來也有可能。”
他看著對方持續(xù)不斷的一直在搖旗子提醒他們漁船要靠過來了,就隨口一說,也讓人先去魚倉里面把貨先陸續(xù)搬出來。
還好收上來的貨也不算多,就千把斤,魚網(wǎng)也才放下去一個小時,甲板上還是有空余的位置。
收鮮船搖旗子提醒過他們要靠過去了后,也瞬間到了跟前,然后緊接著就甩鉤子,把兩兩條船并攏在一塊。
也確實如他目測的只有30米左右,上下兩層的舵樓位于甲板的中后方,那舵樓也比他這條大多了。
船上沒有任何捕撈設(shè)備,桅桿吊機(jī)滑道通通都沒有,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大型氧氣瓶、鹽水倉、淡水倉,魚倉,冰塊儲藏室等設(shè)備與空間。
他們這些天捕撈到的蟹,除了自個吃,通通都倒回了海里,所以船上只有魚蝦貝殼類的,貝殼類的不容易死,好養(yǎng)活,基本都用海水養(yǎng)起來了。
梭子蟹很難養(yǎng)的,上岸后需要加鹽加氧,同時要依靠冰塊將水溫保持在11至14攝氏度,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模擬海水環(huán)境,即便這樣,在運輸過程中還會有三四成自然損耗率。
所以也沒有人會去冒險收,基本沒人要,通通跟雜貨一起倒回海里,而且現(xiàn)在人也不喜歡吃這種帶殼的,只喜歡吃魚蝦,當(dāng)然除了青蟹,青蟹例外,很受歡迎,但是青蟹也不會生活在深水區(qū)。
兩條船并攏后,對方就上到東升號的船上查看貨物。
海上的收鮮船也不是就這么一條,有許多條,只不過這一條是豐收號上裴叔所熟悉,早就認(rèn)識的。
一艘收鮮船可以對接數(shù)條漁船,收齊它們的漁獲,一起運送到岸邊,因此一般收鮮船出海,也需要兩三天才能靠岸。
葉耀東想著自己要是有好幾條捕撈漁船同時在一處作業(yè),那能省很多事,隔兩天去一趟就能收齊所有貨物,然后立馬就能返回,都不需要在海上逗留兩三天,就能停靠。
要是雜貨多的話,可以隔一天收一趟,一趟收雜貨送回來,一趟收能賣錢的去市里的水廠批發(fā)市場,或者直接靠岸賣更省事。
在他思考期間,收鮮船已經(jīng)把所有貨都看了個遍,并且在葉父的咨詢下,所有價格都報了一遍。
這些貨里頭沒有特別值錢,最值錢的貨也就大蝦跟小管紅魚之類的,一斤對半或者六折折價,給個一兩毛,兩三毛。
蛤蟆魚在他們意料之中,只有兩分錢,前一天上岸賣了3分6厘確實算是良心了。
越便宜的貨,利潤越少,不過量也大,也算是質(zhì)量不行,數(shù)量賴湊。
基本這些量大的便宜貨,價格浮動都不大,而幾毛錢的貨,量不多。價格嘛,你想談也沒得談,也基本是人家說了算,你愛賣不賣。
也算是霸王條款了,在海上你也只能賣給收鮮船,人家說多少就是多少。
所以一般在值錢貨多的時候,都會選擇靠岸賣。
報完價后就立即過秤,然后兩個船之間又架起了一個類似于滑梯一樣的橫梯,一筐筐貨通過橫梯直接滑到對方船上,然后倒到對方船上的超大桶里。
等一個品種的貨都過完,又將筐全部拿過來秤,然后算扣掉斤兩后剩的凈重。
數(shù)量最多的蛤蟆魚先過,過完之后過其他的貨,一樣樣過完后再算總重量。
大家也都沒有多余的廢話,葉父指揮船工們在那里來回搬運,葉耀東則一直盯著秤跟貨單看。
期間,豐收號也將漁網(wǎng)收了上來,并且緩緩的靠了過來,在邊上等著過秤。
等他這邊秤的差不多后,他才詢問收貨的人。
“你們這條收鮮船對接幾條拖網(wǎng)漁船啊?”
“六七條吧,本來只有四五條的,這不,今年多了你們這兩條。”
“那你們幾天靠岸一次啊?”
“看情況啊,貨倉跟甲板都滿了后就靠岸,基本間隔兩天吧,有時候出海的漁船少一點,或者收獲少的話就三天,基本不會超過四天。收獲多的話,隔天也是有的。”
“最近什么貨多一點啊?”
“蛤蟆魚,巴浪魚,馬鮫魚。”
“你們這船看著挺舊的,收了幾年海鮮啊?”
“沒幾年,也就這五六年間開始,早些時候,那不是都是漁業(yè)公司收去的嗎?也就那時候生產(chǎn)大隊解散了,咱們才有機(jī)會買一條船。”
“哦,那你們這船也是后面改成收鮮船的了。”
“都這樣,現(xiàn)在的收鮮船都是從拖網(wǎng)漁船改的……行了,你這邊賬已經(jīng)算好了,總共是1286塊7毛2分,有沒有要補充淡水柴油冰塊的?有的話,等會一起算。”
“有有…柴油淡水冰塊都要……”
葉耀東又加了兩天柴油跟冰塊淡水,總共又花了750塊,他也不能正正好只加兩天,肯定得多加一點,防止意外多作業(yè)半天或者更長時間的,出來的時候就是特意多加點了點,放著備用。
他這條船每小時耗油在18升左右,一升柴油在六毛七,岸上汽油也才這個價,相當(dāng)于每小時耗油12塊多,48小時就要576。
簡直是吞金獸,吃的根本就不是油,是錢。
這石油放在哪個年代都不便宜。
把賬平了一下,到手就536塊錢左右。
葉耀東接過一把的錢,在手里甩了甩了,嘴角抽了抽。
前幾天一把貨賣了四千出頭,即使扣掉上岸時準(zhǔn)備物資的開支,怎么也有凈賺個三千塊錢。
這差距瞬間就大了。
果然是那個船抵得上一周的收獲了。
耽擱的時間也算上的話,就是兩天凈賺三千塊,這里是兩天凈賺536。
想想,往常豐收號出來五六天,六七天,也差不多凈賺個一千多兩千,一股分個一兩百,他三股分個五六百,好像也差不多,沒有太大的差距。
這么一想,他倒是也沒有很失望。
果然凡事都靠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沒有對比,也沒得驕傲。
失望的情緒來得快,去的也快。
看著人家還等在那里,他立即趕緊粘了一下口水,嘩啦嘩啦的清點起手上錢幣的數(shù)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