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榆想著,那所謂的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自家爹可是做了六年的縣太爺了,人家是十萬,他一萬應該能有吧,她爹可是一點兒也不貪的。
杜榆主要是覺得有跨院很不錯的,因為跨院就相當于一個獨立的院子,到時候大哥和二哥兩口子,可以單獨分在跨院里,也很不錯的。
在外面當差,果然是比在京城的油水多了去了。
只不過,在京城更能刷好感度,能讓更多的人記住你,到時候升官也快。
想著明年大表哥就要散官了,這以后就要分派差事了,不知道會分到哪里去。
如果是分到御史臺,那不就成了靠嘴皮子吃飯的官?
得了,先想這個干什么?還是先把娘家的房子確定了再說了。
胡姥娘和季氏都知道杜家在忙著找房子,所以讓杜榆放心,元元他們會照顧好的,她就先去幫著杜家把房子好好了。
因為胡鑫魚差事呢,他們幾個對京城也不熟悉,所以就讓杜榆全權代表了。
杜榆也不推遲,這本來就是自己爹娘和哥哥的大事兒。也請著二嫂田氏幫著在家里看著,她就和娘,還有大哥二哥,去看那些房子去了。
這一天下來,四個房子都看好了,不過最中意的還是城東的那個帶花園子的宅子,又大氣又好看,院子套著院子,這話是胡氏說的,其實就是說的跨院,在正房的左右。
花園不大不小,也有假山和亭臺。
雖然是在房子最后面,但是要是閑了,去看看風景也不錯的。
另外三處,真的就和中人說的一樣,就是三進的房子,沒有什么特色。
看來看去,大家都相中了這個城東的房子,因為這附近也都是當官的人家,環境是想當的不錯。
而且這宅子是因為原主人想換更大的宅子,所以才賣的,
從這一點說起來,這宅子也是旺主的。
“娘,你覺得呢?”杜榆問道。
胡氏說道:“當然是帶花園子的這個宅子好啊,我就是怕,要是我們買了這樣的宅子,會不會有人說你爹他貪污啊。”胡氏怕的是這一點兒。
不能影響自己丈夫的前程才是。
杜榆笑著說道:“娘,這個不妨事的,大家都知道我爹是外任了六年呢,身上沒點銀子,那就是太奇怪了,何況,六年五千兩,這要是誰敢說咱爹貪污,那就太可笑了。而且咱爹又沒有得罪過誰,您也看到了,這周圍的人,都是當官的,還不是個個都是三進的宅子?怎么就單單對咱們一家子這樣了?”
娘是膽子小了些,中人敢給他們推薦這樣的房子,肯定就是考慮到他們的能力了,不然也不會隨便推薦了。
當初她和表哥初到京城,弄個千把兩的房子,那才正常,爹是外任了六年了,在這些牙行和中人眼里,那絕對是有錢的人。五千兩根本不是問題。
當官了,誰不想為自己劃拉點銀子?而且,就單算楊柳村的產業,這五六年也能出產好幾千兩的銀子。
不像大表哥,這三年都是在當‘實習生’,就是孝敬,也輪不到他的份兒啊。
杜二郎笑道:“榆兒在京城,這幾年也沒有白呆。”
杜榆說道:“二哥,你不能總以為我就天天吃了喝喝了吃吧,人家都說了,要想撈油水,那么就去外任,要想升得快,就留在京城,既然這話都有人說,可見就是那么個道理了。”
胡氏聽了說道:“我得先給你爹一封信,他要是同意了,那么咱們就把這宅子給買下來了。”買宅子,是大事兒,總要丈夫知道。
“那爺爺和奶奶那邊也要說一說,畢竟都是在一起的,也沒有分家。”
倒是不擔心三叔他們要一起爭這個房子,就爺爺和奶奶的脾氣,就是分家,這京城的房子也是分給大房的。
只是到底沒有分家,爺爺和奶奶就是大家長。就得跟他們商量。
當然,錢是肯定不會讓老宅那邊出的。畢竟不是個小數。
這樣商議定了,又和牙行的人說了,這邊就去了信過去。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