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海家朱家這樣,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是為了和彭澤的大戶關系弄得更好一些。
胡氏問了杜榆,他們這幾年在京城過的日子,然后小聲的問道:“你姥娘還不知道那事兒吧。”
那事兒?杜榆反應過來,忙說道:“娘放心,我們都心里有數(shù),絕對不會對姥娘說的。”
姥娘也一把年紀了,這事兒能瞞一輩子,就瞞一輩子了。
真要知道了真相,受不住那就是大罪過了。
“只是舅母那邊也挺苦的。”為了不讓自家娘埋怨舅母,杜榆就把那季老娘過來要錢的事兒說了出來,“娘,你說說,有這樣當娘的嗎?竟然用一百兩把這母女之情給買斷了,當時我聽了就氣得不行,這都什么人那,要錢不要人的,回去了也得不到好。”
她對那季老娘可是沒有一點兒恭敬的心,反正她本人做的事兒也不像個當長輩的。
“這季家的人除了你舅母,就沒有一個好東西!”胡氏聽了也很氣憤,這些都是什么人那,你說你上門投親,你好歹提前給打個招呼吧,這樣什么都不說,把家里的東西都給賣了,你再上京來,到時候不收留你們吧,會被人說成是心狠,連親戚都不管。
可是要收留你們了,就憑著你們這一家子的德行,到時候絕對給這個家攪合的天翻地覆的。
幸虧他們在還沒有進京城的時候,就出了那個事兒,現(xiàn)在這個結果,也是能忍受的了。
胡氏想起了自己還沒有出嫁的時候,那季老娘就喜歡到自己家里打秋風,這么多年過去了,還是一點兒也沒有改變。
現(xiàn)在為了錢,竟然說什么斷絕母女關系,就這母女關系,還賣了一百兩銀子,真是太齷蹉了!
“反正以后也不和他們家來往了,一百兩就一百兩吧,總不過看在舅母的面子上。”杜榆說道。
“你說的對,以后你們也見不著面了,就當時一百兩買個清靜。”
如今這一百兩,胡氏還真沒有看在眼里。
杜榆想著,以后要是爹在京里當官了,那么老家那邊,該準備怎么安排呢?
這到了京里了,也算是穩(wěn)定了,爺爺和奶奶也是該接到身邊盡孝了,尤其是京城里,御史也多,這方面也盯得緊呢。
好在爺爺和奶奶都是明事理的人,不會擔心會出什么亂子。
只是這事兒,她只能說一說,具體該怎么安排,也是娘他們的事兒了。
“你們這個宅子花了多少錢買的?”胡氏問道。她只知道女兒和女婿在京城買了房子,但是并不知道用了多少錢包括這大過年的要被趕出去的事兒,杜榆和胡鑫都沒有告訴他們,不想讓他們擔心。
杜榆把牙行的事兒說了,聽說才花了八百兩銀子,胡氏就說道:“這可真是撿了個大便宜,我也問過海家的人,他們在京城里也有鋪面,一個臨街的鋪面,竟然要一千兩銀子,還只有兩個房間那么大!”
當時聽說了,胡氏就覺得,這京城的房子真是太貴了!
“娘,你也說了,那是臨街的鋪面,說實話,現(xiàn)在是有錢都難買到的,不過只要買到了,就沒有不賺錢的,最遲有一兩年就能把鋪子前賺回來了。”
所以啊,這臨街的鋪面,沒有關系的,根本就買不到。
杜榆難道沒有打聽嗎?
自然是打聽了的,可是真心是買不到一間鋪子,實在是太難買了。
就是有那落魄的人賣鋪子,也是被有身份背景的人給先買了去了,所以根本就不要打那些鋪子的主意,沒有那個勢力,沒有那個錢,就不要想。免得這心疼那。
“你說的也是,這鋪面以后再說吧,那這房子一般多少錢?”
榆兒這房子,是占了巧了,可是別處的,肯定不會這么便宜。總不能讓人家牙行的人再吃一次虧吧,那不是他們這些人家的做派。
“娘,這個,我已經(jīng)讓牙行里去打聽了,到時候把人請上門來,您可以仔細的問問。”所以是一點兒也不擔心!
知道娘肯定要操心這個事兒,杜榆說道:“也問問大哥和二哥的意見,是要大一些的,還是要精致一些的。畢竟以后人會越來越多,還有到時候也和奶奶來了,這也得住下來是吧,萬一三叔他們都來京城了,更是需要地方了。”
胡氏點點頭,所以這選地方是很重要的僻靜的地方,當然是便宜一些,地方也大,要胡氏自己認為,就這樣的地兒也行,到時候上差,不是有馬車嗎,寧可早點起來,反正晚上睡的也早,那么多人還不是就那樣過下去了?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