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祖婆婆和婆婆雖然在身邊,可是一個是外祖母,一個是舅母,恨不得把她給供起來,真是,還有什么話需要讓杜榆注意的?
王大奶奶笑著對杜榆說道:“你可真是享不完的福,全京城,也就你這樣的最自在了。”
像他們,生了女兒還擔心,不被婆家喜歡,可是看人家這一家子,把那小閨女當成寶了,搶著要抱呢,根本就沒有嫌棄一說。
雖然胡家目前只是這種小官都不到的情況,可是活的自在啊。
王大奶奶想著,這外甥女嫁回去的也不少,可是很多人還不是過的不好,規矩照樣要立,還被妯娌各種嫉妒,人家這胡家雖然底蘊少一些,但是都過的很開心。
杜榆也說道:“你也別羨慕我,我看你也過的不錯,你婆婆對你還不夠好啊。”
王大奶奶笑著說道:“是啊,我有個那樣的婆婆,也是我的福氣。”
自家婆婆明事理,講道理,不像有些人家的婆婆,和兒媳婦都斗成烏雞眼了,看兒子對兒媳婦好了,就各種不順眼。
所以啊,嫁人還得找明事理的婆婆,王丹奶奶想著,以后給自家閨女找人家,也得按照這個標準,不然就不依。
幸虧這不是熱天,不然杜榆覺得自己身上都要生蟲了。
衣服也是一天一換,可是不許見風,不許洗澡,不許洗頭,還有人監視著,弄得杜榆恨不得把頭發都給剃了,這難受勁兒,真是讓人承受不住啊。
胡鑫回來,杜榆跟他訴苦,胡鑫就自己端了熱水,給杜榆擦臉擦手,不過洗頭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為胡鑫也聽人說了,這生產過后的婦人,骨頭都是打開的,所以尤其的要注意,不然以后年紀大了,難受的也是本人。
為了以后不難受,那么現在難受一個月,也是值得的。
送出去的信已經到了各位的手里,杜有忠知道女兒生了一個閨女,也是喜歡的不行,自己還親自挑了東西,準備給外孫女元元帶回京城去。
而且還對胡氏說道:“你和二郎兩口子一起先去京城,我把事情安排好了,就去京城找你們去。說不得要留在京里了。”他自己聽了些風聲,所以才有這個說法。
在彭澤這幾年,彭澤明顯比以前好多了,海賊什么的,沒有出現了,就是這幾年,考上童生和秀才的也出了好幾個。
和海家還有朱家商量的開書院的事兒,也已經弄好了,如今他總算是可以功成身退了。
而且在這邊呆了兩任,上頭的也有意要把他給調走了,這次去京里述職,順便就能看看女兒和外孫女了。
胡氏本以為這次女兒能夠一舉得男,以后也不會為兒子發愁。
但是卻生了個閨女,不過胡氏很快就又高興起來,她道不是嫌棄女兒生了閨女,而是因為這個世上,兒子本來就是女人立足的根本,所以生兒子比生女兒好一些。
但是呢,她女兒又不是不能生了,憑著自己對胡鑫的認知,也絕對不會嫌棄自己的女兒的。
而且還有她娘在那邊呢。
就是嫂子季氏,胡氏也敢保證,絕對不會嫌棄自己的女兒的。
既然這當婆婆的都不會為難自己的女兒,她這個當娘的,除了心里有些小小的擔心外,其他的都是滿心的高興了!
所以杜有忠讓她和二郎先去京城,她是很高興的。
好幾年沒有見到女兒和娘了,這次都能見著。
杜有忠也和杜二郎交代了,帶著一家子先去京城去,“你大哥也給我來了信了,他這次鄉試終于過了,也會到京城住,這樣,我們一家子算是都能見面了!”
“大哥中舉了?真的?太好了!”上一個三年的鄉試,杜大郎沒有過,所以這次的鄉試,大家都很關注,杜二郎沒有自己的爹先得到消息,所以還不知道呢。
杜二郎知道自己本事還不夠,所以這次的鄉試都沒有去考,等見到大哥和大表哥后,再跟他們討論討論。
對于京城,他也很向往。所以就讓妻子田氏幫著娘準備東西,這次離開彭澤了,那或許以后就不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杜爹他們要回來啦!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