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氏還有東西給杜榆,對杜榆說道:“是青陽縣來的人,是是周教諭家的閨女給你的,你看看吧。”
杜榆想著,該不會是周慧給的那鋪子的分紅吧,打開一看,還真是那分紅,里面還有一封信,這這以前的分紅都給杜榆帶過來了,用的是銀票,這都快一百兩了,怎么這么多啊,原來她就出了十六兩的本錢呢。
這信上也說了,她和小虎在中秋節過后就要成親了,那個干貨鋪子現在生意是越來越好,她給杜榆的分紅也是按照當初的比例分的,是多少就是多少,還跟杜榆說了,可別說不要了,做人要講信用,當初說好了要給分紅的,不然她就成了不講信用的人了。
其實按照杜榆的想法,她早就想撤出來了,畢竟,她就出了那么點錢,還每次都分紅,有些過意不過去,可是周慧卻連分紅的文書都讓自家爹給帶回來了,現在都在遵守承諾。
杜榆心道,是時候該寫封信給周慧了,她不能老是這么占便宜,那樣很不好。
不過周慧和小虎既然已經要成親了,她不能過去,那就自己送一份禮吧,除了恭喜他們外,還有就是也還一還人情。
胡氏回來,還有一件事,那就是二郎的婚事,二郎的婚事,杜有忠也說了,到時候人選選了,他看看可不可以,就定下來了。
當然,杜有忠也希望是讀書人的女兒,畢竟二郎現在也在讀書,要是找一個不識字的,到時候說不到一塊兒去,那也不行。
胡氏回來楊柳村之前,也給親家邵氏說了說,請她幫忙找找人家。
邵氏滿口答應了,要知道現在杜有忠就只有一個兒子還沒有定親,杜有忠又是進士老爺,杜二郎的婚事,那就是個香餑餑,所以根本就不愁沒有人選。
胡氏請邵氏幫忙,也是對邵氏的尊重。
胡氏回來也得問問杜老爺子和齊氏的意見,杜老爺子自然是認同找個認字的姑娘,這樣他們的孫子輩的,就是讀書人家了,而齊氏呢,也沒有啥意見,只是對杜有忠不能回來決定二郎的婚事,還是有些不高興的,好像二郎就不是他兒子一樣。
但是這種不高興老爺很快就過去了。
八月十五之前,齊氏娘家的人來了,不是舅老爺他們,而是齊氏的一個妹妹帶著兒媳婦和孫子孫女過來了。
杜榆他們應該喊姨祖母,看著和自己奶奶長得有五分像的姨祖母,杜榆不知道這位的性情是不是也和自己的奶奶一樣了。
姨祖母見到杜榆,就對齊氏說道:“大姐,你這孫女長得可真水靈,和我們香蓮一樣啊。”
姨祖母說的香蓮,就是她的孫女,名字叫佟香蓮。年紀好像比杜榆大個一兩歲。
齊氏也是十幾年沒有見著這個妹妹,以前她這妹妹是個老實人,嫁的男人也早死了,不過那時候她兒子都已經長大了,倒是沒有吃什么苦,等娶了兒媳婦,生了孫子孫女后,這日子也過的起來了。
如今聽自家妹妹這話,齊氏心里就不舒坦了,你要夸你孫女,干啥拿我家孫女做比較,你孫女有我孫女好?
我孫女是連彭澤那個地方都去了,見識比你這孫女不好多了,而且長得也比你孫女好,你孫女這一口齙牙的樣子,還水靈,水靈個屁啊。
齊氏說道:“榆兒,去看看廚房里在做上了沒有,我和你姨祖母說說話。”
那位姨祖母忙說道:“香蓮,你陪著你榆兒表妹也去看看吧,大姐,不是我說,握著孫女,那是樣樣都好的。”
佟香蓮聽自己奶奶這樣一說,就跟著杜榆一起出去了,杜榆真心不希望這個香蓮表姐在自己身后跟著,因為她那一雙眼睛都是看看這個,看看那個,還時不時的問著杜瑜。
比如杜榆手腕上的鐲子露了出來,這位香蓮表姐就握著杜榆的手,看著那手鐲就夸起來,說道:“這手鐲真漂亮,表妹應該還有吧,我啥時候能有這樣的一對鐲子呢。你這值不少錢吧。我等有了錢了,也想買一個。”
杜榆不動聲色的把自己的胳膊給弄過來,說道:“這個也不算多值錢,不過這是別人送給我的見面禮。”
這位表姐是個啥意思啊,難道還想自己送給她?咱們深交淺了吧,我和你不熟啊。你這自來熟的樣子,到底要干嘛啊。
佟香蓮是羨慕嫉妒恨,看這個丫頭,長得還沒有自己好呢,就因為一個爹有出息了,所以穿的比自己好,戴的比自己好,然后住的也比自己好,看那手鐲,還有她的頭上的首飾,隨便給自己一個就好了,可是自己說了這么半天,她就是跟沒聽見一樣,這算什么?好歹她也是她表姐吧,怎么就這么摳門呢?
作者有話要說:三更君到!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