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咸粽子?”連楊明輝都有興趣來了,云陽縣各個地方的東西的做法很多都不一樣,但是,這粽子呢,都是做的甜味的,別的味道的沒有,吃的時候,還要放上糖,那就更甜了。
杜榆想著以前吃的鴨蛋黃的粽子,還有臘肉粽子,就央著奶奶他們包了幾個,結果吃了,味道都覺得不錯,咸蛋黃的粽子吃起來更好吃。如果有熏好的火腿,吃火腿粽子才更好呢。
所以這次回來,奶奶就多做了一些咸蛋黃的粽子,讓他們帶過來了。
家里有閑錢了,齊氏也買了鴨蛋,自己腌了起來,端午節吃咸鴨蛋,也是一個約定成俗的規矩。
“那,你們等一會兒啊,我不要多少時間就煮好了。”本來是中午煮好了,給大家都送一些的,但是現在這兩個小家伙過來了,那么就開始煮吧。
“嘗嘗看,咋樣?”杜榆給了他們一人一個蛋黃的粽子。
兩兄妹兩個一口一咬,就咬到了蛋黃,大口大口的吃,嘴里說道:“真好吃,咸的粽子好吃!”
“好吃,那一會兒你們帶回去一盤子,到時候接著吃,不過這粽子是糯米做的,不能一口氣吃多了。”
糯米比普通的大米難消化,吃多了積食。
杜榆給鄰居們也都送了些咸粽子,然后回來,去把菜園子的草給拔了一遍,看著日頭高了,就準備起午飯來。
灶上蒸飯,那飯就特別的香,尤其是有了鍋巴,咬一口嘎嘣脆,胡氏有時候還會專門把鍋巴給留下來,說是以后留著,等過年炸東西的時候,順帶就把鍋巴給炸了。那樣吃起來,味道更香。
中午杜有忠他們回來,杜二郎還給杜榆帶來了一個消息,是牛舉人不在這里教書了。
至于為啥,杜二郎不知道,他只是聽同窗說的。當然,杜二郎也聽說了一些小道消息,但是杜二郎覺得那些事兒不應該告訴自家妹妹。
畢竟那些話也不是啥好聽的話。“爹,這邊書院還要考試嗎?”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考試的。
杜有忠說道:“像明年需要科考的,就是一季先生們出些題,讓他們去做的。”
這樣也以便于先生們知道這些學子的底細,到時候才有資格去科考。
像二郎他們這些小學童就根本不用,還在打基礎呢,所以這個時候的學童們比現代的孩子們幸福多了,至少不用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
下午杜有賢把胡氏送回來,杜榆發現三個人臉上都是喜滋滋的,胡氏還說道:“老三,回去駕車的時候,小心一些,可別顛著了!”
“知道了,大嫂,我們這就趕回去了,天氣還長著呢。”就是晚上趕路,也不打緊,反正這天氣熱著呢。
杜榆看這情形,想著不會是三嬸也有了孩子了吧。
“三嬸,你把這傘打著,那樣日頭就不會曬著了。”相當于遮陽傘呢。
“榆兒給你的,你就拿著吧。”雖然這大晴天的,沒有人打傘,不過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杜有賢也沒有客氣。
“鬼靈精,你說說你,從哪里知道的?”等杜有賢帶著高氏走了后,胡氏忍不住笑罵道。
“娘,我就是怕熱著三嬸了,所以才給她一把傘的。”杜榆笑著說道,“娘,明輝他們還給我送了米糕,您嘗一嘗。”
這時候也沒有冰箱,天氣熱了,東西容易壞,據說院長那邊有冰窖呢,里面可以儲存東西,在夏天的時候,一點兒也不會變壞。
不過,那是需要錢財才能堆積起來的,對他們這樣的一般人家,是不可能享受到的。
后來,杜榆算是確認了三嬸是有了身孕了,至于為啥不知道,按照杜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思慮過多,導致月經不調,所以真正的懷孕了,又沒有犯惡心,嘔吐等現象,就因為還是月事不調呢。
農村人,只要沒有啥大病,是不會看大夫的,像大戶人家,一定的時間,就會請平安脈,所以能及早的知道身體狀況,農村的,根本不可能。
這樣以來,三嬸和四嬸都是要生孩子的人了,那么不就是奶奶一個人要忙活了?
可惜不是,因為鄉下人家,哪怕是快要生了,該干的活兒還是要干的,誰也沒有那種享福的命。
作者有話要說:周末愉快!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