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娘雖然是個仆婦,可是人家手里的權利也大著呢,畢竟書院是院長家的產業,她是院長家派來管事的人。所以她一開口,大家都沒有說啥了,手頭上也有事兒,各自都散了。
那桃紅上衣的婦人,原來丈夫是個舉人老爺。自覺的比別人都高一等,不過今天為啥嗆聲,是因為她過來這邊的時候,這王大娘就沒有過來接她,所以今天見這王大娘竟然去接了人了,一問才是個秀才,她心里的火氣可想而知。
這婦人看著年齡也不大,而且穿的也很艷,丈夫卻都是舉人了。
不是因為她丈夫是少年天才,畢竟這年輕中秀才的都不多,更何況是舉人,這位婦人的丈夫都四十來歲了,她看起來頂多二十來歲,所以這位婦人是作為填房嫁給她丈夫的。
而且還是新婚沒有多久,年初才跟著丈夫來這里。
她這一來啊,就什么都不做,仗著是嬌妻,磨得她丈夫給她買了一個婆子伺候,為啥不買丫鬟,是因為覺得丫鬟的年紀小,萬一勾、搭她丈夫怎么辦?
婆子就可以了,能干活兒,和自己一對比,那就是一給天上一個地下,更能趁出她的好。
不過這婦人來了沒有幾個月,都弄得大家都不喜歡。看不起人,說話也難聽,總覺得別人都不如她。有幾次還和別人吵吵起來了。
王大娘都處理過好幾次。每次都是沒事兒找事兒。好在這婦人的丈夫教書還可以,不然真的是在這里呆不下去了。
杜榆他們先把房屋都給打掃了一遍,按照王大娘說的地方,擔了水,用水也給清洗了一回,連床都給擦了,覺得都干凈了,才把東西卸下來朝屋里搬。
這院子估計以前有人住過,院子里還有一叢美人蕉。
就是床,也都有四個,一個房間里一個床。胡鑫表示他跟著大郎和二郎睡一間房,所以他們三個的房間就是兩張床,從另一個屋子搬了進來。
幸虧他們只帶了兩車的東西,不算太多,空出來一間,放一點東西,然后剩下的留著給他們當書房,寫字讀書用。
杜榆無比幸運的得了一間單獨的房,雖然里面也要放東西,可是杜榆也高興,有個私人空間真的很不錯,她想著以后慢慢把房間給布置布置。
院子里還長了少許的菜,估計是前面的人之前種的。這是剩下的。
杜榆和胡氏商量,反正這以后就她倆沒有啥事兒,到這邊呆著,還不如也把菜給種上,起碼能省菜錢呢。
“得虧來的時候,我把菜種子都帶了一包,等事情都安排好了,咱們就種下去。”胡氏說道。
她過來的目的就是要照顧這爺幾個,把他們的生活安排好了。
剛才也問了王大娘了,這到了早上的時候,附近的村民有專門挑著擔子或者挎著籃子賣菜的,都是給他們這些書院的家屬買的。
真是哪里有需求,哪里都有買賣。不過這些村民是進不來書院里面去的,都是在西北角的那個門口賣的。至于想買肉啊,魚啊,反正縣城也不遠,直接去就成了。
有些學子們,還會給喜愛的先生送這些魚肉,書院里有錢人家的少爺不在少數。中午的時候,不想吃家里人送來的飯菜,也會到先生這里噌一蹭。
“累死了!”杜榆把被子都給鋪好,覺得快要累趴下了,這體力不行啊,以后要想辦法鍛煉鍛煉。
而胡氏把自己和丈夫的屋子收拾好了以后,就準備午飯去了。
沒錯,這里還有一個小小的半間屋子不到的地方,就是作為廚房的,看這個樣子,好像是后來才砌起來的。灶臺也比較小,和杜家的灶臺根本沒法比,但是出門在外,有總比沒有強。
杜榆還想著,以后買個爐子,那么要燉個什么東西,直接在爐子里不就好了?
胡大舅是明天早上就要回去的,杜有忠也是從明天開始就要開始教習了。而大郎二郎和胡鑫他們,也從明天開始,就要在書院里讀書了。
胡鑫的束修胡大舅都已經交了。
大郎二郎的束修嘛,可以免一個,不過對家屬,錦溪書院只是象征性的收一點兒束修,比外面的便宜多了。
要不是這里不收女學生,杜榆都想去學堂看看呢。
作者有話要說:新地方,新開端!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