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長得挺白凈的,不過要知道咋樣,得進去試試才能說,杜家嬸子,你跟著我去吧。”
齊氏又介紹胡氏是她兒媳婦,那婆子也笑著點頭,沒有說啥,一會兒杜榆被領進來了一個房間,又見到了一個三十來歲的媳婦,這女人穿的比那門口的婆子要好多了。
估計是個管事的,聽那婆子說話,就也點了點頭,讓人把筆墨紙硯給端了上來,意思是讓杜榆寫幾個字,她要看看。
齊氏突然就緊張起來,這萬一寫不好,那這事情不就沒有指望了?
杜榆還真怕自己的奶奶給狠狠的說一句,‘給我好好寫’,那樣跟威脅一樣,她不喜歡這樣。
反正她什么水平就表現什么水平,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字估計也不會寫的太好,她發揮正常就成了。
等杜榆放下筆,那媳婦仔細看了一下,有些意外,要知道她是打聽了這個齊氏的底細的,不過是個鄉下的婆子,聽她說自家的孫女會寫字,她還以為這齊氏是在吹牛。
要知道鄉下就是男孩子讀書都很少,更不用說女孩子了,就他們府上,也是重男輕女的,姑娘家能寫幾個字就好了,不當睜眼瞎,這鄉下人沒有什么錢,難道還有錢教女孩兒讀書?
這不是笑話嗎?所以她今天本來就沒有抱啥希望的,可是這個小姑娘是會寫字的,而且寫的好不錯,在她這個年紀的,都是好的了。
這樣她就放心了,她家小姐生了一場病,都來不及寫佛經了,可是要是不寫完,到時候在佛主面前供奉不上,那就成笑話了。
別的小姐也不完全是自己寫,有的也是讓自己的丫鬟代筆,可是這丫鬟寫,也不算個什么了,所以他們就想了這個法子,小姐的祖母一向是憐貧扶弱,要知道這佛經有個窮人家的小姑娘幫著寫的,絕對會稱贊小姐的。
又知道小姐是用自己的錢來幫著這小姑娘,更是會高看小姐一步,所以出點錢算什么?
齊氏很緊張,生怕人家看不上自己孫女的字,胡氏倒是沒有那么緊張,要是不成,他就帶著自己的女兒回去唄,又不是非要賺這個錢不可。
結果那媳婦子點了點頭,對大家說道:“好了,就讓你孫女留下來吧,十天過后,你們過來接她。”
胡氏忙問道:“咋還要留下來呢,我閨女從來沒有在外面呆過。”
“我們把人留下來,也是在這白馬寺,這地方是我們長期住的地方,寫佛經自然是要離佛主近才成。你們放心,我們家是縣城米家,你到縣城一打聽就是了,若是還不信,可以問問這白馬寺的主持,主持是出家人,總不會打誑語。”
開玩笑,這不留下來,誰知道是不是她本人寫的?這錢要是那么好賺,不就成了笑話了?
何況,這事兒已經找到人了,她還要給老太太那邊說說呢,讓老太太那邊也派個人過來,看看自家小姐是真的請了個窮人家的小丫頭來寫佛經了。這一切,都要這小丫頭在這邊呆著。
可是胡氏卻不放心自己的女兒在這里,齊氏也說道:“能不能把我兒媳婦也留下來,她也是不放
心她一個小丫頭,怕給你們惹事兒。”
那媳婦子想了想,點了點頭,留下就留下,他們也不在乎多一個人。
胡氏立刻道:“多謝您,您放心,就給我一個住的地方就成,吃的我自己會出去買。”
“對對,”齊氏也反應過來,他們家可不是隨便占人便宜的人家。
那媳婦子哭笑不得,說道:“我們家還不至于窮的管不起一個人的飯菜,就是給你女兒,我們每天都要準備吃的,你和你女兒睡一個屋,也不多占地方,我們有什么不放心的?”
事情就這么談定,齊氏先拿了二百個定錢回去了,留下胡氏和杜榆在這里。
杜榆想盡快的把書抄起來,這大戶人家的人,接觸的時間越短越好,不過,人家也要問他們一些事兒,比如,杜榆怎么會認字之類的,畢竟一個鄉下小丫頭,能認字是很少見的。
杜榆也實話實說,他們聽說自己的祖父是讀書人,也就明白了,估計沒有考上功名,所以就一直落魄唄。這樣的情況也很常見,畢竟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能考上功名的,大部分人還是碌碌無為。
但是能有遠見教孫女讀書,這就少的很了。連吃飯都吃不飽了,哪里有那個精力?小子都還說的過去。
作者有話要說:第二更,鮮花和收藏,我再打滾求。
好像每次一打滾,這些就多起來了!大家都喜歡看打滾那!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