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有賢看了這出來的豆腐,就對大家說道:“不如以后,等農閑的時候,我天天做豆腐,拉到別處去賣去,也是一個進項。”成了家了,這也得想辦法賺錢,總不能都靠著大哥一個人吧。
高氏心里也是這個想法,有個做豆腐的事情,以后手頭上也寬裕一些。
齊氏見三兒子懂事,知道為家里負擔了,就說道:“也好,不過不許說累,你要是真把豆腐這個活給干好了,以后對你有好處。”早晚都是兒子們要分家的,老三如果以后能賣豆腐,這就是分出去,也能多個賺錢的門道。
見齊氏發話同意了,杜有賢和高氏都很高興,齊氏道:“我提前說好了,這是咱們一大家子的生意,不能就當成是一家的,誰要是這樣想了,我和誰沒完!平時都要一起干活兒,我也不是小扣兒,大家做的好了,以后咱們的日子才能過的更好。誰要是覺得這是他小家的事情,那就給我滾蛋!”
“娘,我們都聽清楚了!絕對不會有那個事兒的。”杜有賢幾個趕緊說道。
高氏也沒有別的話說,她也沒有分家單過的心。
杜老爺子對這些不發表意見,今天都知道大家要大掃除,所以來請杜老爺子寫對聯的都沒有上門,不過杜榆知道,這一直到年三十,都有人請自家爺爺寫對子。
因為天氣冷了,所以家家都會烤火盆,四四方方的一個木框架,上面是個鐵盆子,有錢的人家是燒的燒好的炭,沒有錢的人家,就用柴火燒。選那種又大又硬的木頭疙瘩,往往能燒一整天都不歇火,只是燒柴往往會把墻給熏黑,所以要固定一個地方,這個時候,就有熏臘肉出現了。
把肉塊系在燒火盆的上方,不去管它,每天都會熏著,時間長了,這臘肉就成了,而且味道特別的好,自然,不像那種專門找柴火熏的,沒有這種自然的味道。
老杜家從開始燒火盆的時候,就在上面掛了好幾塊了,去年的早就拿下來吃了一部分了,夏天的時候,吃的是最多的,那時候,熏臘肉都還在滴油,用青椒和臘肉一起炒,那個味道啊,想一想都流口水。
“也就只剩這一塊兒臘肉了,三十的中午飯割一塊兒,好歹是個意思。”齊氏都在和兩個兒媳婦商量這除夕的團年飯了。
家里煎炸東西,都開始忙活起來,還有蒸包子,過年的時候,飯不夠,可以用包子代替。簡單又省事兒。
杜榆這幾天,都一直在當燒火丫頭,小女娃子天天出去玩算個啥?這是齊氏說的話,不過灶上還輪不到杜榆操刀,所以這燒火的差事就輪到杜榆了。
杜榆也樂意干這個事兒,天氣冷啊,在灶門上燒火,也不冷,簡直是舒服極了!而且,在燒火的時候,火旁邊放一兩個紅薯或者洋芋,等熟了的時候,扒開皮,那個香味啊,真是香飄好幾里。
齊氏也不管這個,對她來說,這紅薯和洋芋也不是稀罕物,讓娃子們吃一些,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專門浪費柴火去燒的。
自從上次杜榆讓張氏有些小吃癟后,齊氏對杜榆的態度明顯好了許多。所以杜榆就有了這個福利。自從杜桃他們搬家了后,不知道是不是二嬸那邊不讓她和三郎過來,這好久都沒有見到人影了。天氣冷,杜榆不喜歡出門,村子里也很少去逛了,小伙伴們在家里都是準備年貨的時候,吃是占了第一位。啥時候,小伙伴們最惦記的就是吃啊。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