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援民遇熊
李大臣在昏迷之際,所想的是張援民。
說來也巧,此時的張援民,還真就離他李大臣不遠(yuǎn)。
就從李大臣剛才采刺老芽的地方下山坡,往西下溝塘子,然后上崗翻山,再下到溝塘子底下,就能遇見張援民和楊玉鳳兩口子了。
也就是說,倆人之間擱了一座山。
這時候,張援民兩口子正背著背筐采黃瓜香呢。
黃瓜香形似蕨菜,但聞著有一股黃瓜的清香,吃著也有黃瓜的清甜,所以稱其為黃瓜香。
這種野菜只有東北才有,但廣東人特別喜歡吃這個,所以在南方,又稱其為廣東菜。
在這溝塘子里,黃瓜香一撮一撮、一簇一簇的,楊玉鳳采的很是起勁兒。她從家出來之前,就和張援民商量好了,今天采完野菜回家,就分出來一半,好給趙軍家送去
可她采著、采著,就發(fā)現(xiàn)張援民總往崗梁子上出溜。
見此情形,楊玉鳳心里就不高興了。山野菜喜水,一般都在水分大的地方生長,多在溝塘子邊上,很少長在崗梁子上。
而這方圓百米的山場,都是大崗、大溝,這溝塘子從南到北,山野菜多的是,干啥往崗梁子上去啊?
楊玉鳳說了張援民兩次,但張援民還是我行我素。張援民遇熊
“又干啥呀?”
張援民過來告訴楊玉鳳別回頭,然后把自己背筐里的黃瓜香倒進(jìn)楊玉鳳的背筐里,說道:“我要真砍著大腿肉,那我還得背下來呢。”
這還沒看見獵物呢,就想著咋往家背肉了,楊玉鳳也感覺自己男人這腦袋不一般啊。
但見張援民邁著小短腿往崗梁子上去了,楊玉鳳只嘆了口氣,便繼續(xù)去采那黃瓜香了。
而張援民上了崗子以后,就一直往上走,他越走,聞到的臭味就越大。
大概走到山二肋的時候,張援民就見一棵倒木橫在那里。
被這風(fēng)撅大椴樹攔住去路,若是旁人,可能踮個腳、高抬腿就邁過去了,可張援民腿短,來到椴樹前,雙手往倒木上一扶,右腿就邁到了樹上。
張援民騎著樹,要往倒木另一端去,就見一只大黑熊正趴在不遠(yuǎn)處啃野豬呢。
那不是誰冬天下的套子,套著了一頭二百來斤的野豬,但他一直沒進(jìn)山里來溜套子,這野豬死在套子里的時候,趕上天降大雪,把它就凍在了雪里。
開春雪一化,把野豬露了出來。而幾天下來,這野豬肚子便鼓的老大,渾身散發(fā)出了陣陣惡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