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老狐貍。”周和打起精神,暗暗對自己道。
“申學正和林知州二位,對戰守之道也頗有心得啊。我們來之前,還有些擔心金島的大食勢力,沒想到已經被離州壓制住了。”趙行德對周和道,他察覺申林兩位確實是對諸城、火器以及練兵之術都感興趣,在周和沒到之前,三人的談論中,林酉居然能隨口引用自己所寫的炮戰的條令,讓他大為驚訝,普通團練使都未必能達到這種熟悉程度。
“孫子有云,十萬之師出,日費千金。一支有步卒、騎兵、重炮齊全的軍隊,如果不犯大錯的話,肯定能打敗缺少任何一個兵種的軍隊。重炮幾乎不能離開大路行動,而大軍在運動的時候,全軍的度就是度最慢的兵種的度。大軍如果步騎炮三軍齊備,敵我大軍的運動,將領可能做的選擇都十分有限,難以憑借奇謀制勝,兩支大軍更容易形成面對面的決戰,以力取勝成為正道,輕騎突進和分兵奇襲都難以奏效。”..
“當今火器大行之后,輜重轉運的耗費,除了糧草之外,又加上火藥、重炮、炮彈,拖運大炮的馬匹糧草,然而,統兵大將又會千方百計地集中更多兵力進行正面決戰,這樣一來,打仗的消耗將數倍于從前,而打仗也越來越不單單是軍隊的事,而是要靠兩國的國力,正所謂傾國而戰。”
“耶律大石與岳帥都十分熟悉火器,以趙某所料,河北之戰,岳帥必然持重進軍,以步騎炮三軍俱全的一部精銳為前鋒,一旦遇到遼軍的大隊人馬,則前鋒轉為前衛,主力迅跟上,與遼軍形成正面決戰之勢。正如趙某適才所,兩國交兵,如果兩邊統兵大將都不犯錯誤的話,勝負將取決于國力。”
“所以,遼軍雖然敢戰,耶律大石必不敢與我朝輕易決戰,而是會拖著我朝大軍步步北行,河北一片焦土,岳帥大軍每向北移動一程,輜重壓力就重上一分,而遼軍決戰獲勝的機會就多一分。而遼軍又不希望岳帥進軍太迅,這是因為北伐大軍每多拖上一天,我朝就要保持糧草輸送,國力就多消耗一分,這樣一來,遼軍取勝的機會就又多了一分,若能拖到隆冬季節,就更是遼人所愿。反過來看,岳帥就既要持重進軍,免得大軍貿然深入,又要保持一定的度,免得戰事遷延日久,后方輜重不繼。”
申、林二人都熟悉兵事,趙行德也沒有敷衍,而是詳盡地分析了一遍北伐的形勢。
“以大人之見,”林知州入神地聽著,忽然插口道:“北伐勝算究竟有幾何?”
“勝敗如何,趙某只能說,只要持重進軍,至少不會大敗吧。”
“兵者國之大事,”趙興德十分慎重道,“不好輕易揣測。”
林知州臉上閃過一絲失望,旋即謙然道:“是林某孟浪了。”
他向左右看了看,離州的清流士紳已經到的差不多,水師軍官也濟濟一堂。
高朋滿座,水手不斷將做好的菜肴端上來,這些菜肴卻是離州當地特意為犒勞水師而備好的。各桌的金銀壺中滿的是離州特有的水果茶,榴蓮、蘆橘、香蕉、山竹等鮮果在五光十色的琉璃器中堆得小山也似,大盤大碟更是肉香四溢。南海水師軍官以文武雙全,藏龍臥虎而名聞大宋,離州清流雖然自視甚高,也多少懷著些好奇心打聽軍官們的來歷,暗暗與傳聞中的情形相比較。而眾將在船上一天到晚都是腌肉腌魚,一個個眼神灼灼地盯著,喉嚨都快伸出手來,恨不得立刻大快朵頤。